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要闻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绘就教育为民惠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24 12:24: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哈尼克孜·哪斯尔 顾贞洁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补短板 提质效 强师资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绘就教育为民惠民新图景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发展之要。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紧盯师市党委突围破局任务,聚焦教育系统“3+5+3”重点中心工作,从特殊教育补短板、“双减”落地提质效、教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全方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立德树人更有力度,教育惠民更有温度。
特殊教育破局开篇
温暖守护特殊群体
  走进师市启航学校,教学楼外墙上“以生命为本,为成长赋能”的办学理念格外醒目。教师孙梦洁正托着10岁的乃斯如拉·玉苏甫艾力的小臂教他走路,“先迈左脚,稳住!对,真棒!”“老师,你看我走稳啦!”乃斯如拉·玉苏甫艾力仰着小脸喊道,这声稚嫩的欢呼,正是师市教育惠民最生动的注脚。
  10月22日,师市启航学校揭牌成立,标志着师市特殊教育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更为特殊孩子们点亮了希望的灯塔,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与梦想的新大门。
  学校占地23718平方米,首批投入467万元,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学校按照特殊教育标准优化教学楼功能分区,设有语言、感统、心理咨询等8间专业功能室,搭配12间标准化教室和18间温馨宿舍,充分满足教学与住宿需求;人工草坪操场与篮球场则为学生提供了充足活动空间。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有学上,更要让他们学得好、活得自信。”该校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孟凡琪介绍。
  据校长侯树峰介绍,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通过趣味课堂、康复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助力学生开发潜能、适应社会。目前,学校已招收43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9名(其中专业教师4名),预设5个教学班。学校将全力保障教学与生活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
“双减”落地提质
校园焕发多元活力
  “马走日,象走田,下棋不仅要懂规则,更要学会沉住气。”11月17日,五十三团中学棋艺社团教室内,落子声与讨论声交织,氛围热烈,教师正为学生细致讲解象棋战术。
  在五十三团中学,这样的特色社团并非个例。学校在原有校园社团基础上,精心研发更多富有特色且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共开设31个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双减”政策在校园落地开花。
  课后服务时间的社团教室,永远是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剪纸社团内,剪刀开合的“咔嚓”声清脆悦耳;楼下足球场上,少年们的呐喊声隐约可闻;舞蹈课上,学生们舒展身姿,尽情展示民族舞蹈的优美韵味。各类社团活动的鲜活场景,正是师市“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师市各学校以社团活动为重要抓手,精心打造内容多元、形式鲜活的课后服务场景,让学生告别过重课业负担,在兴趣培养中实现全面发展。如今,师市各学校社团已涵盖剪纸、戏曲、足球、科技等多个领域,兼顾学生在体育、艺术、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学习需求,这既是对国家“双减”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师市全力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建设。目前,4所学校成功入选兵团首批美育、体育特色学校,5所学校获评兵团劳动实践基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舞台。
师资强基赋能
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作为兴教之源,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走进五十三团第一小学,教师马俊臣正在精心准备公开课,写教案,打磨语言……从容自信的神情很难让人想到,他曾是上3次公开课,因紧张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新手教师。
  学校以“内驱力+团队协作”为双引擎,为青年教师搭建起坚实的成长阶梯。“看到学生成绩上升,我有了成就感,也逐渐沉淀下来,决定在这里扎根教学。”马俊臣坦言,正是在学校搭建的成长平台上,经过一次次磨课、研讨与实践,他慢慢体会到当老师的意义与价值。如今,马俊臣已成长为师市级骨干教师,还在师市级赛课中斩获二等奖。
  像马俊臣这样从“新手”到“骨干”的蜕变,在五十三团第一小学并非个例。学校构建的“校级骨干—师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三级培养体系,让青年教师成长有路径、发展有方向。近三年来,学校已有12名教师成长为师市级教学能手,青年教师在各级赛课中累计获奖27项,一批优秀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快速进阶。
  放眼整个师市,教师队伍建设同样成效显著。近3年来,师市通过对口援疆、“三区”支教、结对帮扶、高校学生及大中专学生实习、特岗教师等方式,吸纳教师2000余名,组织各级各类培训10.4万余人次。
  从特殊教育的掌心守护到“双减”课堂的欢声笑语,教育的阳光洒满南疆校园,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也为师市发展注入温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