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要闻

三师兵地共建示范田麦后复播棉花单产再获突破 亩产籽棉346.7公斤

发布时间:2025-11-12 12:44: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崔显朝 阿布力孜·拜克热 刘近岐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三师兵地共建示范田麦后复播棉花单产再获突破

亩产籽棉346.7公斤
 
  亩产籽棉346.7公斤!11月8日,在兵团三师四十五团前海镇和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库尔玛乡红光村的南疆麦后复播示范田传来喜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自主培育的陆地棉品种“新垦棉1号”,创下麦后复播棉花亩产籽棉346.7公斤的佳绩。
  当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测产办法,对示范田进行田间产量调查和鉴定。结果显示:示范田亩株数超1.4万株,亩铃数7.7万个,单铃重5.25克,亩产籽棉346.7公斤。
  长期以来,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麦后复播作物以玉米为主,棉花因生育期长、光热需求高,始终难以进入复播序列。
  2024年,新疆农垦科学院创建的麦后复播棉花试验示范田平均亩产籽棉315.3公斤,突破干旱、半干旱地区麦后复播棉花亩产籽棉300公斤的瓶颈,兵团麦后复播棉花技术取得成功。
  如今,复播棉花单产再获突破,标志着“夏粮归仓、秋棉满枝”的麦后复播棉花技术日臻成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兵团方案。
  “复播棉花需在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抢时播种,有效生长期不足120天,品种熟性是瓶颈之一。”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雪源介绍,“新垦棉1号”适配复播的品种特性优良,能满足南疆麦后复播的光热需求,且具有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吐絮集中、铃期短的优良性状。
  这一突破离不开科研团队对棉花生育周期的精准调控。“我们聚焦棉花蕾铃发育等动态指标,让棉花在有限光热中完成关键生育阶段。”新疆农垦科学院麦后棉攻关总体技术首席专家、棉花研究所所长谢宗铭说,“新垦棉1号”填补了南疆麦后复播棉花品种空白,为“麦棉轮作”提供种质资源支持。
  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魏建军表示,这一成果对完善我国干旱区“两年三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将尽快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规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贡献兵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