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各团镇抢抓晴好天气,以现代农业设备为支撑、科学技术为抓手,全力推动冬小麦高质量、高效率播种。今年,师市计划播种冬小麦17万亩,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成。
10月16日,在四十四团永安镇的田间地头,播种热潮扑面而来:搭载北斗导航的大马力播种机来回穿梭,麦种、滴灌带同步精准播撒,覆土、压实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全程高效流畅。
“这台智能播种机是今年新买的,昨天刚开工,一天能种180到200亩地,收入能有5000到6000元。”农机手艾沙艾力·衣得司笑着说,科技带来的便捷让他干劲十足。
该团镇十连职工阿瓦尼沙汗・热合曼今年首次尝试将40亩地改种冬小麦,连队“两委”专程到她的地里,从整地质量到播种间距、深度,逐一细致指导。“以前种棉花,现在种冬麦全是机械化,浇水施肥都省事,就盼着明年能有好收成。”她满怀期待地说。
据了解,四十四团永安镇今年计划种植冬小麦1.83万亩。为保障播种进度与质量,团镇统筹投入14台农业机械,推行“作物收割一块、空地腾出一块、小麦播种一块”的高效衔接模式,团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及连队“两委”全程跟进服务。
“种子选的是经过实验、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冬59号,农机也是统一调配,犁地、扒地、播种设备配套齐全。播完3到4天必须滴水,11月上冻前还要完成冬灌,确保冬麦能安全越冬。”十连党支部书记李永说。
今年,师市全面推广“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前茬作物收割后不进行播前灌溉,直接在无底墒土壤中播种,播种后通过滴灌系统补水;同时,将滴灌带埋于地下2至3厘米处,后期可随水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既提升了播种效率,又保障了种植质量。
“近三年,我们一直选用新冬55、新冬59、新冬60等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通过麦棉轮作实现连片种植,严格执行标准化整地流程,把地整实整平。种植上还推广了‘干播湿出’‘主茎成穗’‘缩行增密’等技术,就是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兵团力量。”师市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组长曹栓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