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成为具有特定品质和地域特色的标志产品。
作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特色林果产业的核心代表,四十八团红枣的崛起并非偶然之举。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团场,出产红枣果实呈长倒卵形、皮薄紫红、肉厚嫩甜,不仅鲜食率超90%,更以55%~60%的制干率,完美实现“鲜食+加工”双适配。经专业检测,其中富含18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及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堪称师市“生态好产品”的鲜活例证。
目前,该团红枣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形成了以灰枣为主栽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格局。而“树上自然挂干”特色工艺,充分利用了干燥少雨的气候优势,使红枣在枝头自然脱水,既保留原汁原味,又减少加工损耗。该模式已被纳入师市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指南。
此次地理标志认定覆盖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四十六团等重点产区。此前,该产品已先后拿下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新疆著名商标”等奖项,还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其品牌成长轨迹,正是师市推动特色产业“从优到强”的真实写照。
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师市以“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为纽带,推动四十八团引入物联网墒情监测、智能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建成1个“智慧枣园”示范基地,这些农业科技正逐步向47万亩林果区推广应用。
在销售端,借助广东对口支援资源,师市不仅在珠海市设立“兵团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还通过“援疆直播专场”“枣树认养”等创新形式,让四十八团红枣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024年以来,仅电商渠道销售额就突破8000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师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成功培育3家红枣深加工企业,开发出免洗枣、枣夹核桃、红枣汁等10余种产品,推动产业从“卖原果”向“卖品牌、卖价值”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