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3万亩香梨进入成熟采摘期,梨园间果农忙碌采收、无人机穿梭运果、直播间实时带货,一幅“科技助丰收、产销两旺”的图景徐徐展开。
记者在五十三团金胡杨镇2万余亩梨园中看到,饱满的香梨挂满枝头,果农穿梭林间熟练采摘,分拣区工人按等级筛选果品。
“今年我种了30亩香梨,预计亩产2吨左右。一公斤能卖4到6元,除去成本一亩纯利润约5000元,30亩能挣十来万元!”果农陈保红捧着刚摘下的香梨,笑意满溢。
与往年不同,今年采收现场多了“科技帮手”——无人机往返吊运装满香梨的果篮,精准起降于崎岖地块间。“道路难通的地方,无人机吊运能省30%的时间、60%到70%的人力,3个飞手一上午就能运2到3吨,还能减少果子磕碰。”飞手赵磊介绍,作业前会先勘察环境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运输高效又安全。
该团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李强表示,该团镇香梨预计平均亩产1.5吨左右,总产值可达1.2亿元,9月中下旬将完成全部采收。
得益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昼夜温差大、日照长的气候优势,师市辖区种植的香梨具有香甜细腻、汁水充沛等特点。为拓宽销路,“线上直播+线下订单”成为主流销售模式。
果园一角,助农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香梨口感,直播间互动热烈。“我们成立合作社打通产销渠道,前期预计销售200多吨。”助农主播赵立香说,直播带货让香梨直连全国消费者,打破地域限制。
从种植到销售,该团镇各级职能部门全程做好服务保障。“春季指导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邀请专家培训果树管理技术。成熟前帮着对接客商、签订合同,还备好采摘箱和网套。”该团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刘芳介绍。目前,该团镇不少果农已签订销售协议,采收的香梨将先运至阿克苏,再发往全国各地。
香梨丰收不仅让果农增收,梨园内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还带动周边千余人就近就业。“家就在附近,来摘梨一天能赚180元,活不累还方便。”采摘工人哈力旦・艾力说。
近年来,师市立足自然禀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搭建销售平台,推动香梨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今,香梨种植已成为师市特色增收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