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报讯 (三师融媒记者 木了得·哈巴西 杨莉) 3月24日,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科协联合巴楚县科协开展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中,“田间课堂+云端学习”双轨并行的农技服务新模式成为一大亮点。
记者在培训现场了解到,此次培训除深入到基层连队和乡村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外,还同步推广线上学习平台,引导群众扫码进入“云端农技课堂”,实时观看《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棉田栽培管理技术》等系列微课视频,有效拓宽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渠道。
实地观摩阶段,兵地干部群众代表走进兵地共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沉浸式感受农业发展情况。在红枣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农技专家同兵地种植户围绕春季水肥协同调控、花前复剪疏密等技术细节深入探讨。
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特派员紧扣春耕生产需求开展讲座,系统讲授红枣、棉花等主栽作物全产业链技术体系。重点解析红枣水肥一体化管理、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棉田栽培管理、“干播湿出”技术等,为职工群众构建“良种+良法+良机+良技”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助力兵地农业节本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村民苏莱曼·艾海提告诉记者:“今天兵团的专家来授课,主要围绕棉花、红枣种植管理技术进行讲解,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尤其是学到了很多红枣修剪、水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学会利用手机进入‘云端’课程,随时随地学习。”
此次为期4天的培训,以“科协领航 科特派同行 科普惠农促增收”为主题,由新疆农垦科学院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采取“兵团连队+地方乡村”分组包片模式,通过田间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实战化培训方式进行,做到让优质科技服务源源不断地灌溉基层土壤。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忠智博说:“我们长期在基层一线,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开展农业服务工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围绕棉花生育期、红枣各阶段管理进行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