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要闻

叶城二牧场杏花镇 6.6万头(只)牲畜乘车转入春季草场

叶城二牧场杏花镇

发布时间:2025-03-17 10:53: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高磊 陈明珠 李宁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三师融媒记者 奉正云 高磊 陈明珠 秦飞 赵成伟 喻成 特约记者 李宁
  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昆仑山北麓的冰雪渐渐消融,叶城二牧场杏花镇牧民迎来一年一度的春季转场。
  今年,这里的6.6万余只牲畜告别了传统的人力驱赶转场方式,搭乘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向昆仑山深处的春季牧场进发,开启新一轮的繁衍生息。​
  3月11日清晨,场镇二连的牧民阿卜力米提·阿卜拉便和同伴们来到羊圈,忙着将羊群赶往转场专用的大卡车。“今天要把羊送到草场,装车时可得注意,把小羊放上面,千万别碰着了。”阿卜力米提·阿卜拉一边大声吆喝着羊群,一边向帮忙的牧民反复叮嘱。他感慨道:“以前转场,那可真是遭罪,现在能轻松地用卡车送羊,对我们牧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收入也更有保障了。”​一旁的牧民热依木·买买提也附和着:“是啊,过去转场一趟,人累得不行,羊还容易掉膘,现在机械化转场,羊能更健康,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些特制的大卡车大多分为三层,为防止羊群踩踏造成损失,牧民先把刚出生不久的羔羊和小羊赶到顶层,接着再依次将体格健壮的成年羊只装车。在阵阵吆喝声中,羊群在牧民们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登上卡车,现场热闹非凡。​
  满载羊群的卡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朝着海拔2600米以上的昆仑山春季牧点驶去。巍峨的昆仑山上,蓝天与雪山相互映衬,卡车宛如移动的“生命方舟”,载着羊群追寻春天的步伐,从海拔1350米的山脚下,一路驶向150公里外的新牧场。​
  回顾过去,春季转场对阿卜力米提·阿卜拉一家及其他牧民来说,堪称四季转场中最为艰难的一次。漫长的冬季过后,缺乏新鲜饲草,羊只变得瘦弱,而冬春之交正是产羔高峰期,待产母羊和新生羊羔数量众多,转场之路难上加难。牧民们得赶着羊群翻山越岭、爬坡过河,风餐露宿,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羊只还极易丢失。​
  “从我小时候家里养羊起,转场就只能靠徒步,带的东西又多,一趟下来得花一个星期左右,羊还特别容易丢。”阿卜力米提·阿卜拉感慨地说道,“现在路修好了,把羊赶上卡车,4个小时就能到指定草场,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防止羊只丢失,太方便了。”​
  抵达指定牧点后,经过长途颠簸的羊群身体虚弱,需要在临时搭建的圈舍里休整两天,恢复体力。同时,春季是牛羊疫病的高发期,场镇迅速组织畜牧技术员挨家挨户对羊群进行防疫检查,确保免疫注射全覆盖。
  场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防疫人员阿力木·玉苏普说:“春季牛羊疫病高发,转场时我们必须陪同守护,给牛羊做好防疫,注射口蹄疫苗和小反刍疫苗,保障牛羊健康,减少职工群众的经济损失。”​
  牧民古丽努尔·艾买提对此也深表认同:“以前转场的时候,就怕羊生病,现在有防疫人员跟着,我们安心多了,不用担心羊在转场路途上的健康问题。”​
  每年春季,场镇的牧民都会将牲畜从低海拔的冬季牧场转移到海拔相对较高的春季牧场。这个时节,气温回升迅速,牧草开始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到了夏季,低海拔地区气温升高,酷热环境严重威胁牲畜健康,而春季草场经过牲畜持续啃食,草生长滞后。为了让低海拔地区的草休养生息,牧民又会把牲畜迁往气候凉爽的高海拔区域。这种随季节变化的牲畜转场方式,不仅是牧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也是保障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场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梅新平介绍:“每年3月是牛羊转场的关键时期,对于牧民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计的重要迁徙。每年我们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开展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保障工作。一方面安排防疫员做好春季防疫;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机械运力,规划运输路线,安排车辆调度,确保转场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场镇牛羊转场已100%实现机械化。”​
  从过去的徒步转场到如今的机械化运输,这一转变极大地改变了牧民的生活。目前,场镇6.6万余头(只)牲畜的春季转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预计3月20日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