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要闻

教学改革引活水 春风化雨润桃李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综述

发布时间:2024-03-22 01:01: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张桂萍 徐凡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从1995年地窝子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喀什校区、图木舒克校区两个校区,在校学生近6000人、教职工500名。师市第一中学领跑南疆教育17年,形成教育“金字招牌”。这背后是师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对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引进活水来,春风化雨润桃李,一片丹心育英才。
教研工作遍地开花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师市第一中学立足实际,积极响应和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将教育教学的重心、重点落实在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身体素质、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基础素质的培育上。2008年,学校从上一轮新课程改革开始,建立“三步开发 三层次评价”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办法,并融合、整合的“减法”实践,最终形成以学生为圆心,学校、家长、社会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形成具有特色、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满足学生自主发展要求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
  竹有千节,始于新笋。2023年12月,师市第一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109名参赛青年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反复推敲、精心备课,在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们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师生互动默契,学生积极参与,向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堂堂既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汇报课,充分展现出青年教师的风采。
  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既展现青年教师教学路上的脚踏实地与从容自信,又体现全体教师对新教师的爱护和对教学的严谨追求。
教学改革推出新模式
  学校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是课堂,而公开课变革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学校的公开课变革经历4个阶段,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抓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身情感,并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在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常态化开展公开课,推动教学改革。”师市第一中学教研室副主任罗世成告诉记者,从最早教师上公开课,形成公开课管理“说、讲、测、评、思”五步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到现在建立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及教研组3个层面,课前、课上、课后的“三面三课”听评课工程。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师市第一中学不断优化公开课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学生怎么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前不久,教育部第二批“组团式”援疆东莞支教团启动“粤兵同上一堂课”活动。支教团小学组教师袁锦嫦连线东莞名师叶少奉,同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课前,两地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候,师市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迪力木拉提·吐尔逊为大家表演具有民族风情的新疆舞,互动掌声不断,生生相惜情满。
  为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讲课方式,在“粤兵同上一堂课”活动中,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话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叶少奉根据课堂的讲授情况,适时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练习,让学生打破空间界限,在万里之外体验到同上一堂课的快乐。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在课堂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自己表达,并动手操作推导出结论;教师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讲学生通过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等数据,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耕读与信息化建设加持
  多年来,师市第一中学始终结合新时代义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这是我们从松土、播种到管理收获亲手种植的黄瓜,刚采摘下来的,大家可以尝尝。”2023年6月20日,师市第一中学图木舒克校区四年级(3)班班主任李祖栋带着学生们采摘班级农垦菜地的蔬菜时,向大家介绍道。早在两年前,师市第一中学积极开展农垦、军垦教育,将劳动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智育和美育有机结合,在学生心灵耕耘,重在劳动实践,意在文化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兵团精神。
  为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师市第一中学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教育教学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屏互动、移动直播、同屏共享、平板练习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化学习、展示交流、获得过程性反馈。2023年,师市第一中学图木舒克校区数学教师盛双双积极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协同备课,使用小组分屏、实时直播、多屏互动,探究学习墙、小组评价、观点云、发布练习、录制微课等功能,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迸发,创设学生展示、交流思考成果、自评互评的智慧课堂,学生在情景化体验中创造作品来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技术工具的应用,实现课堂内容和生活实践的关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真正实现数字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
  2024年年初,师市第一中学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喜讯传来。校长袁红霞表示,通过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工作的推进,师市第一中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家校共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