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以实干成效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驻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六连“访惠聚”工作队

发布时间:2025-11-14 17:24: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哈尼克孜·哪斯尔 赵成伟 阿孜古力·艾沙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上班的地方离家近,每月工资有3000元,还能照顾孩子,这样的日子太舒心了!”11月10日,在兵团三师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六连鹌鹑繁育养殖示范基地,群众哈斯叶·吐荪一边给鹌鹑投喂饲料,一边笑着向记者说。这是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驻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六连“访惠聚”工作队扎根基层、实干惠民的生动缩影。
  产业是致富的引擎,就业是增收的关键。4年前,工作队立足六连实际,精准施策引导发展鹌鹑养殖特色产业,创新探索“合作社+示范基地+群众”发展模式,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心愿。如今,走进六连鹌鹑繁育养殖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内多层养殖笼整齐排列,24万羽不同生长阶段的鹌鹑叽叽喳喳,勾勒出一幅热闹的丰收图景。
  “我们已形成从孵化育雏、产蛋到蛋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超700万元,带动13名群众稳定就业。”图木舒克市高翔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二高介绍。
  “目前,鹌鹑养殖后续产品仍较单一,我们正积极与合作社沟通,计划延伸鹌鹑蛋、鹌鹑肉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工作队队长黄志平表示,第一批产业链延伸试验产品已研发成功,后续将持续优化升级,让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在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工作队聚焦养殖户生产难题,以技术赋能破解发展瓶颈。“以前养羊,公羊品种差,羊羔生长缓慢、肉量少;现在有了工作队带来的多胎萨福克种公羊,配种后母羊一胎能生两只,肉量足,收入比以前高!”在养殖户阿孜古力·热合曼的羊圈里,几只精神抖擞、毛发锃亮的种公羊格外显眼,谈及养殖变化,阿孜古力·热合曼笑容满面。
  为解决六连养殖改良滞后、效益不高等问题,工作队主动对接新疆农垦科学院,成功争取到4只适应能力强、繁殖性能好的优质种公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队围绕种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配种技术等内容开展现场指导,手把手向养殖户传授科学养殖知识。
  考虑到地域距离带来的技术辅导不便,工作队还联合连队党支部,选派两名文化水平高、学习意愿强的青年,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新疆创锦牧业天牧公司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培训。如今,这两名青年已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正全力推进种公羊人工授精准备工作。据测算,预计明年配种完成后,连队羊肉产量将提升30%。
  针对养殖户占用林地养殖、私搭乱建棚圈、人畜混居等问题,工作队利用35万元惠民项目资金,为60户养殖户规划建设集体养殖场地,既规范养殖秩序,又改善连队人居环境。
  粮食种植领域,工作队同样精准发力,166亩冬小麦高产试验田成为其重点关注对象。从种子筛选、规范播种,到病虫害绿色防治、科学田间管理,工作队全程提供精准技术支持,逐一破解种植难题。“目前试验田良种已全部播种完毕,正按方案有序推进。”黄志平介绍,“我们希望通过高产试验栽培,探索出高收益粮食种植模式并推广,进一步增强种植户的积极性。”
  从特色产业领航到种养技术赋能,从解决就业难题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驻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六连“访惠聚”工作队以实干践行使命,用真心服务群众。如今,六连产业兴、就业稳、民生优,群众幸福感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