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石榴花开团结院 同心共建幸福家

——锦绣街道团结社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

发布时间:2025-10-20 13:17: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董娜 阿布力孜·拜克热 任世长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艾根,你看这展板上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都是咱们熟悉的人!”10月14日午后,在图木舒克市锦绣街道团结社区幸福小区,居民龙雪琴拉着朋友艾根·热合曼驻足在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长廊前。长廊上的图文展板,记录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的事迹,照片里的温暖笑容,成为小区里动人的风景。
  近年来,团结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五心互嵌”(组织互嵌聚民心、服务互嵌暖人心、治理互嵌践实心、文化互嵌筑同心、社会互嵌促连心)工作法,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以鲜活故事与务实举措,绘就一幅“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画卷。
以阵地为桥
让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作为团结社区“阵地拓展”的核心区域,幸福小区从居民生活场景出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每一寸空间。小区入口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字幅格外醒目;楼栋墙上,民族团结彩绘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标语相得益彰,微风拂过,鲜艳的色彩与真挚的文字将温暖一点点沁入人心;“同心共筑中国梦·同心亭”里,时常能看到居民围坐下棋、唠家常。
  “以前,大家交流少,自从有了这些阵地,大家慢慢熟络起来。”幸福小区网格员米热姑·木沙说,“现在的小区,走到哪儿都能感受到团结的氛围,就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今年,社区将幸福小区闲置场地打造成“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广场,茶余饭后,居民在广场上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
以服务为要
让幸福底色愈发浓厚
  每天早上10点,社区工作人员买吾兰·热合曼都会准时推开幸福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大门。这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互动、贴心服务于一体的场所,不仅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温馨港湾”,更是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棋牌区、阅读区、娱乐区等活动空间样样俱全,老年人围坐在一起下棋、唠家常,在轻松的娱乐互动中增进了解、拉近距离,让“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温情在日常里慢慢流淌。
  近年来,社区紧扣“服务互嵌暖人心”理念,建立起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联动的走访联系机制。定期深入居民家中,倾听心声、了解诉求,针对性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法律咨询援助、困难帮扶救济等“暖心清单”服务。这些从需求出发的细微服务,让民生实事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表述,而是化作居民脸上的笑容、心中的归属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以文化为魂
让精神纽带紧密相连
  “来,尝尝我做的拉面,你也教我做月饼吧!”9月29日,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社区在幸福小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喜迎‘双节’,同心共聚幸福面”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畅谈现在的美好生活,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一派欢乐祥和、其乐融融的景象。
  “以前邻里间虽住得近,但交流少,自从社区举办这些活动,我们都成了好朋友,日子过得热闹又亲近。”居民李雪峰的一番话,道出大家的共同感受。
  为推动文化互嵌,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居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庆祝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同时,常态化开展剪纸、掐丝珐琅等非遗文化主题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手把手教学”的形式,引导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中扎根。
  “从‘单向展示’到‘双向互动’,文化成了无形纽带。”社区党支部书记田雷雷说,“我们推动‘文化互嵌筑同心’,就是想让居民在‘我们的节日’里找到交融的渠道。”
以治理为基
让共建共享落地生根
  “充电桩不够用”“1号楼屋顶漏水”……前不久,幸福小区“同心亭”里的“楼院板凳议事会”上,居民代表、物业、社区干部围坐共商难题。这是幸福小区“治理互嵌践实心”的日常写照。
  社区推行“小区联席会议议事机制”,搭建起居民代表、物业、社区三方协商的“微平台”。无论是小区改造、停车位划分,还是环境卫生整治,均邀请居民共同商量,近一年来已解决民生实事近100件。“以前遇事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议事会,咱们居民的声音也能被听到,感觉自己也是小区的‘主人’。”幸福小区居民李军说。
  如今的团结社区,民族团结故事长廊里的暖心故事不断更新,“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广场上的歌声愈发响亮,“同心亭”里的议事声充满希望。居民如同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在“五心互嵌”实践中,让“民族团结之地,幸福共享之家”的愿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
  “‘五心互嵌’不是抽象的工作方法,而是要让组织、阵地、服务、文化、治理都围绕‘人’来转,让居民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田雷雷表示,社区将继续深化互嵌式建设,拓展更多符合居民需求的交融载体,携手居民共建包容、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