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姑再奴·沙吾提:“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发布时间:2025-10-20 12:49: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娜扎开提·艾尼 肖雪梅 买丽开木·牙生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在兵团三师五十团夏河镇的土地上,有一位如胡杨般坚韧温暖的90后姑娘——姑再奴·沙吾提。13年来,她把感恩藏于心间,将责任扛在肩头,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日常点滴,让温暖之花绽放在戈壁绿洲。
  1990年的夏天,3个月大的姑再奴·沙吾提突发急病虚脱,送医无果,绝望的母亲抱着她踏上归途,一位素不相识的汉族老人鼓励母亲:“不要放弃,孩子会好起来的。”老人每天准时上门,用自家特制的米粥一点点喂给她。第7天,生命垂危的她渐渐有了生机。老人还为她取名“丽丽”。
  感恩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名字提醒我,生命里流淌着民族团结的暖流。”姑再奴·沙吾提讲述这段往事时由衷地感慨道。
  大学毕业后,身为“兵三代”的姑再奴·沙吾提回到养育她的家乡。在团史馆讲解员的岗位上,她找到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
  “您看这张照片,1955年第一批军垦战士来到这片盐碱地,他们用坎土曼挖出第一口井……”讲解时的姑再奴·沙吾提眼神明亮,声音里满是对先辈的崇敬。她把祖辈屯垦戍边的故事、父辈建设家园的经历融入讲解,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到戈壁变绿洲的奇迹。
  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她对团史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故事早已熟稔于心,但每次讲解时,那份发自内心的深情,始终如第一次般真挚饱满:“我生在五十团长在五十团,这里的每寸土地都藏着民族团结的故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2013年的冬天,姑再奴·沙吾提在采访中结识了遭遇车祸的李建成一家。颈椎粉碎性骨折导致李建成高位截瘫,妻子孔巧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第一次去他家,巧梅阿姨的手冻得通红还在缝补旧衣服,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从那天起,姑再奴·沙吾提成了这个家的常客,米面油、牛奶按时送到,脏活累活抢着干。孔巧梅逢人便说:“丽丽对我的好就是女儿对妈妈的好,她就是我的小棉袄、好女儿。”
  在拍摄新闻时,姑再奴·沙吾提结识了因病行走不便、妻子偏瘫的陈全安。从此,上门关心、帮忙买药、叮嘱用药、解决生活难题等成为她的生活常态,比自家孩子还贴心。
  她还是瘫痪青年陈晓峰家的常客。2021年,得知陈晓峰家的苹果滞销,姑再奴·沙吾提夫妻俩每天下班后就去果园帮忙选果、装箱,朋友圈里的“爱心苹果”信息刷屏了亲朋好友的手机。半个月时间,帮助陈晓峰卖出价值5000多元的苹果。
  作为团镇文体广电旅游中心的骨干,姑再奴·沙吾提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责任,用镜头忠实记录团镇的每一处变迁、用清晰的播报让党的声音顺畅传递到千家万户。
  团镇的每次宣讲活动,她总是率先报名参与,用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生动讲述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今年8月,三师图木舒克市“石榴花开幸福长”精品党课在五十团夏河镇团史馆开讲,姑再奴·沙吾提担任主讲人,通过深情讲述上海支青乐月珍与少数民族妇女艾莎汗·达吾提相互扶持、“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余汉成扎根戈壁守护职工群众生命健康、职工阿依吐逊汗·沙木沙克虽一生未生育却悉心抚养孤儿长大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出团镇职工群众在党旗引领下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鲜活场景。
  2021年,姑再奴·沙吾提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25年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面对荣誉,她总是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就像沙漠里顽强生长的胡杨,姑再奴·沙吾提用坚韧与温情,在五十团夏河镇浇灌出最美的民族团结之花。无论是在团史馆深情讲解,还是在田间地头采访拍摄,或是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她始终记得母亲的话:“丽丽这个名字,是要你做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