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左文科:“我们都是一家人”

发布时间:2025-10-20 12:45: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董娜 依马木买地·吐鲁甫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图为 左文科(中)到职工群众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从社区干事到连队连长,从牧场副场长到团镇副团长,20余载扎根边疆,左文科的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服务职工群众、促进民族团结”的初心始终炽热如初。他以赤子之心扎根基层,以无私奉献架起连心之桥,用一桩桩实事、一声声牵挂,成为职工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民族团结榜样。2021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一荣誉,正是他用岁月与行动践行使命的最好见证。​
  自踏上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土地,左文科便将青春与热血深深融入这片沃土。2008年,带着对边疆的向往与服务的热忱,他从四川远赴四十六团,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初到基层,他揣着笔记本走遍社区的每一条巷道、每一户人家——哪家老人行动不便需要照料,哪户职工群众有就业难题,哪片区域基础设施待完善,他都一一记在本上、放在心上。靠着这份“接地气”的态度,他很快融入职工群众,也正式开启了扎根边疆、服务职工群众的征程。​
  2012年,左文科调任四十六团担任二连连长,在他的努力下,连队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他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生产情况,带领连队职工开展农业生产,着力提升连队经济发展水平。其间,他结识了亲戚玉苏普·尤鲁斯,从此将这家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在他的帮助下,玉苏普·尤鲁斯的生活日渐向好。2018年,玉苏普·尤鲁斯种植的棉花纯收入达5万元。
  2021年8月,左文科调任叶城二牧场副场长,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到牧场,他便深入职工群众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也因此结识了麦麦提·艾提。
  麦麦提·艾提是牧场园林连职工,种植着20亩果园,却因疏于管理,每年秋季都收成不佳。左文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去做他的思想工作:“麦麦提,你这果园好好剪枝、上肥,产量能翻一倍!”麦麦提·艾提却总靠在树干上摆摆手:“不急,收多少算多少,够吃就行。”
  直到第二年春季,牧场邀请第三师农科所专家团队为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左文科趁机带着技术员来到麦麦提·艾提的果园,帮他分析果树产量低的原因。
  打那以后,左文科每周末都到麦麦提·艾提的果园,督促他做好管理,还常鼓励他学习果树种植技术:“光靠督促不行,得自己懂行才算真本事。”
  麦麦提·艾提的劲头渐渐足了起来。两年时间,麦麦提·艾提的果园变了样:原本歪歪扭扭的果树被整枝绑得笔直,行距间干干净净没了杂草,新发的嫩芽绿得发亮。入秋时,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桠,左文科看着麦麦提·艾提黝黑脸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尝到种植甜头后,麦麦提·艾提又扩种了20亩果园。面积大了、产量多了,销售却成了新难题。左文科得知后,主动联系销售商,帮他采摘推销苹果。
  看到麦麦提·艾提的妻子常年在家无业,左文科又主动对接牧场企业,帮她解决了就业问题。在左文科的帮扶下,麦麦提·艾提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2024年7月,因工作调整,左文科调任四十九团海安镇副团长。麦麦提·艾提得知消息后,立刻丢下果园里的活,骑着电动车赶到场部。看到左文科正在收拾行李,他眼睛一酸,紧紧握着左文科的手说:“您以后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可别忘了咱牧场的人!”左文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都是一家人,往后不管是种植上的事还是家里的事,有需要帮忙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从四十六团到叶城二牧场,再到四十九团海安镇,左文科以实干与担当书写民族团结篇章。如今,他依然步履不停,在带领职工群众奔向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的道路上,就像一颗永不褪色的“铺路石”,与职工群众共同托举着共赴美好生活的希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产业兴旺、邻里和谐的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