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窗,秋凉顺着窗户缝钻进来,忽然惊觉,十月已到了。
到锦绣公园里跑步,只见老人们围在长椅旁,膝头摊着张边角卷翘、印满斑驳音符的谱子——那是他们在排练《我和我的祖国》。没有乐队的伴奏,没有专业的唱腔,却像一缕缕暖光,钻进每个路过人的心里。所有人都听得出,那音符里藏着的,是老人们用岁月沉淀的热爱,轻轻叩响着国庆的心跳。
提起国庆,最先冒出来的总是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不懂节日的意义,最直接的快乐就是“放假休息,不用上课”。国庆前一天晚上,我总会缠着妈妈买一面小红旗,第二天举着旗子追卖糖葫芦的叔叔时,总会多得到一颗山楂。
“小孩儿,国庆快乐呀!”他的祝福混着冰糖的脆响直冲脑门儿。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就像手里挥舞的小红旗,鲜艳又直白。
后来上班了,国庆节的过法渐渐多了。吃面活动里,热气腾腾的面条裹着“长长久久”的祝福;升旗仪式上,响亮的国歌让人热血澎湃;当电视屏幕里播放国庆阅兵式的直播,镜头掠过天安门广场,仿佛全世界的目光和中国的辉煌都在此刻聚焦。看着看着,鼻子忽然就酸了,也终于懂了中国从来不是课本上那只抽象的“雄鸡”,而是新闻里突破技术壁垒、飞向太空的航天器,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护佑国人的坚实臂膀。
从那以后,我不再只盯着假期的长短,反倒会留意身边那些悄悄发生的改变,也更明白了国庆节到底有多重的分量。
家附近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街上多了24小时营业的商店,爸妈用手机就能和远方亲戚视频聊天,连出门买菜也不用带现金了……这些事儿看着小,可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让“祖国强大”从标语变成触手可摸日常的真实写照。
国庆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承载了太多情感,它不是简单的一个假期,而是千万人心里珍藏的家国记忆,是代代相传的爱国心。在这个节日里,我们能看到南方的青山绿水,也能看到北方的沙漠绿洲;能看到迈向振兴的美丽乡村,也能看到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能看到火箭冲破云霄,也能看到高铁在平原飞驰……这些跨越山海的“国泰民安”,好似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每个中国人的心都紧紧串在了一起。
日子一天天过,季节会变,温度也会变,可每当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心里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从来没变过,而是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