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刘翠华:以画笔绘出学生成才路

发布时间:2025-09-10 13:09: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黄斌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1996年,23岁的刘翠华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从巴山蜀水来到天山脚下。走进她所在的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的美术教室,如同踏入艺术的天地,墙上挂满了她的书法与国画作品。而最珍贵的展品,藏在教室一角的作品墙上——那是学生们从零基础开始,在她指导下完成的成长印记。
  “每个孩子都是一幅待完成的画作,需要用心勾勒。”2021年8月,刘翠华接手了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美术特长班。这个班级的情况有些特殊,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更棘手的是,班里还有好几个身患心理疾病、癫痫和哮喘等疾病的孩子。面对挑战,刘翠华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王珂(化名)是这个班级里让刘翠华尤为挂心的学生。由于对自己过高的要求和沉重的学习压力,王珂出现抑郁的倾向。在休学一段时间后来到刘翠华的班级。再次回到校园,她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课堂上发呆、旷课成了家常便饭。
  但刘翠华却敏锐地发现,这个毫无美术基础的孩子身上,有着学习艺术最为可贵的品质——专注。每次学习时,王珂都能迅速沉浸其中,刘翠华当即下定决心,“这孩子有天赋,我要帮助她重拾信心!”
  自那以后,刘翠华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看到王珂的身影,她总是第一个迎上去:“今天比昨天状态更好了”“你的专业又进步了”那些温柔而有力的话语,像黑夜里的点点繁星,照亮了王珂前行的方向。
  随着心境逐渐变得明朗,王珂慢慢打开了心扉,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笔下的作品也开始焕发生机。当听到王珂对自己说:“刘妈,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刘翠华知道,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我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把这群孩子照顾好。”在她的带领下,41名学生在美术统考时全部过线。当艺考尘埃落定,她顾不上喘口气,又一头扎进提升文化课成绩的“攻坚战”。面对学生低迷的学习兴趣,她主动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
  “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但是因为家里穷呀,好几次都差点退学。”为了凑齐学费,她白天上课,放学还要去兼职赚钱,就是这样反复地咬牙坚持,刘翠华终于考进理想的大学。
  这些曾经觉得“文化课太难”的孩子,在“刘妈”的故事里第一次真正懂得原来自己命运的转折,往往始于那份不肯低头的倔强。
  从那天起,晚自习的灯光亮得更久了,教室里的背书声也愈发响亮。当新疆大学、喀什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录取通知纷至沓来时,刘翠华看着学生们发来的报喜信息,她的眼眶湿润了:“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幸福。”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亮。”这是刘翠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29年来,她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心,用画笔勾勒出学生的梦想蓝图。
  当阳光透过窗户,为她手中的画笔镀上金边时,那些在画纸上流淌的线条,正在续写着更多关于成长和蜕变的教育诗篇。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只要学生需要我,我的教育人生就永远在画框之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