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我从甘肃老家踏足图木舒克市。初来乍到,这座戈壁边缘的城市带着陌生的新奇,像一幅待展开的画卷在我眼前铺陈。六年时光流转,从懵懂试探到熟稔于心,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骑行穿梭的日子——每一次车轮与路面的摩擦,都像是与这座城市进行的深度对话,每一段里程都藏着独家记忆。
这几年的骑行轨迹,从最初小心翼翼的短途试探,到后来日渐从容的长途探索,骑过的每条道路都藏着不同的风景。春日里马路旁的榆叶梅簌簌飘落,夏日的白杨林投下斑驳绿荫,秋日的胡杨把戈壁染成金黄,冬日的雪粒打在头盔上沙沙作响。而骑行途中最诱人的,莫过于街角巷尾的新疆美食:烤包子在馕坑里烤得金黄酥脆,咬开时热气裹着羊肉香扑面而来;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孜然与辣椒面的香气勾得人挪不开脚;还有路边摊的西瓜哈密瓜,切开时汁水顺着刀缝流淌,甜得人心头发颤。我总会默契地靠边停车,钻进这热腾腾的烟火气里,边品尝美食边听商贩们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吆喝,感受着图木舒克独有的生活节奏。
最刻在记忆里的有两次骑行。一次是环绕图木舒克周边的123公里挑战,车轮碾过公路、乡道、戈壁边缘的土路,耗时5小时26分钟。当最后一公里看到城市轮廓时,汗水浸透的衣衫贴在背上,双腿像灌了铅,心里却燃着征服自我的骄傲。另一次则带着意外的温暖——骑行去机场的路上,车胎突然漏气瘪了下去。我蹲在路边检查时,一名少数民族青年骑着电动车路过,停下车笑着说:“你的车胎没气了,我带你到市里去加气。”他把我的自行车架在电动车后座,载着我慢慢往市区走,风里飘着他爽朗的笑声。那一刻,平时常听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再是抽象的话语,而是涌上心头的暖流,是实实在在的情谊。
在图木舒克市生活的六年,这座城市用包容接纳了我的漂泊,用温暖见证了我的成长。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陌生人递来的善意,都让我渐渐找到了归属感。今年,我选择在这里扎根,成为一名真正的图木舒克市“新人”。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让车轮继续丈量土地,记录下更多关于图木舒克市的温暖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