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四十四团永安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收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预警:“预计6月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区域将出现强对流天气,伴随短时强降水和八级大风。”收到预警后,团镇农林中心迅速通过“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和连队网格员,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每名职工群众手中,提醒各连队做好防风防汛准备。
眼下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团镇与师市气象部门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依托先进的气象监测网络,实时收集温度、湿度、降水等数据,每周定期发布专业农情预报。“以前种地全凭老经验,现在有了精准的气象数据,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心里更有底了。”七连职工陈振奎感慨道,今年年初正是根据气象预警提前采取防冻措施,他家的果园才免受倒春寒影响。
在十连的棉花种植基地,植保无人机穿梭在田间,按照设定程序均匀喷洒农药。“无人机飞防不仅效率高,1小时就能完成100亩地作业,而且雾化效果好,农药利用率比人工喷洒提高了30%。”无人机操作员吾买尔·热合曼介绍。
自2021年引入无人机田管技术以来,团镇邀请无人机专业机构,累计开展无人机操作培训30余场,培养专业飞手40余名。今年,团镇农作物无人机飞防覆盖率达92%。
除了无人机,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也在团镇广泛应用。棉花地里,安装北斗导航的大马力拖拉机按照设定路线自动播种、中耕,误差不超过2厘米;滴灌系统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精准控制水肥供给。
“现在浇水施肥不用守在地里,手机上就能操作,既省工又节水。”十五连职工潘小芳展示着手机上的智能灌溉APP。
为保障作物生长全程无忧,团镇组建由农业专家、农业和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连队农业管理人员组成的“田管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队还针对不同作物生长周期,编制印发《田间管理技术手册》,通过线上直播课、线下培训等方式,为职工群众传授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
“科技赋能让种田更轻松,也更有盼头。”望着郁郁葱葱的棉田,九连职工李东雷脸上洋溢着笑容,“有了这些高科技帮忙,今年丰收肯定稳了。”
从精准气象服务到智能农机装备,从数字化管理到专业化指导,团镇正以科技为笔,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丰收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