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民族团结的故事如繁星般璀璨,每一个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诉说着真挚的情谊。
2024年年初,一场特别的“结亲”,让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跟芳与四十四团永安镇五连群众衣明·吾苏尔老两口的命运紧紧相连。一段跨越地域与民族界限的深厚情谊就此拉开帷幕。
初次见面,陈跟芳与衣明·吾苏尔老两口之间难免有些陌生与拘谨。然而,这份陌生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里的交流逐渐频繁,陈跟芳温暖的问候和关心,让老两口渐渐打开了心扉。但陈跟芳心里清楚,语言交流的障碍,如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道无形沟壑。为了能与衣明·吾苏尔一家更顺畅地沟通,陈跟芳毅然开始学习维吾尔语。
同时,衣明·吾苏尔和老伴阿仙木汗·沙得克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尽管学习普通话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但为了更好地回应陈跟芳的热情,两位老人努力地从一个字、一个词开始学起。就这样,在你来我往的语言学习中,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2024年,陈跟芳两次跨越千里,奔赴衣明·吾苏尔的家。对衣明·吾苏尔一家来说,这两次相聚如同节日,充满了期待。每次,陈跟芳都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直奔衣明·吾苏尔的小商店。在商店里,她熟练地帮着老两口整理货物、擦拭货架,把商店收拾得井井有条。
不能亲临的日子里,陈跟芳的关心从未缺席,视频电话铃声时常在衣明·吾苏尔家中响起。视频通话里,她仔细询问老两口的身体状况,叮嘱他们按时吃饭、注意休息。
每一句关怀,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老两口的心。逢年过节,快递包裹也会如期而至,里面是陈跟芳精心挑选的衣服等生活用品。老两口抚摸着这些礼物,眼中满是感动。他们知道,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是陈跟芳最真挚的情谊。
陈跟芳与阿仙木汗·沙得克更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两人年纪相仿,虽民族不同,但性格相投。陈跟芳每次来,都会拉着阿仙木汗·沙得克的手,唠家常,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阿仙木汗·沙得克也把陈跟芳当作自己的亲姐妹,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她倾诉。她们一起做饭、聊天,笑声常常回荡在小院里。
“我特别喜欢吃阿仙木汗·沙得克做的馕。每次来的时候,她都会给我打馕,我真的很感动。”陈跟芳说道。
2024年夏天,衣明·吾苏尔的儿子衣马木江·衣明有创业的想法,想在连队卖烤鱼。陈跟芳得知后,全力支持,并热情邀请衣马木江·衣明到乌鲁木齐学习烤鱼技术。在学习技术期间,陈跟芳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衣马木江·衣明偶尔会因学习的压力而感到焦虑,陈跟芳总是温柔地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在陈跟芳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衣马木江·衣明顺利完成了学习,带着满满的信心和技术回到五连。
如今,衣马木江·衣明的烤鱼生意逐渐走上正轨,一家人的生活也因为这份新事业变得更加有滋有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陈跟芳的帮助与支持。
衣明·吾苏尔一家对陈跟芳充满了感激,他们常说:“陈书记就是我们的亲人。这一年以来,她待我们如家人一般,我们内心有说不完的感动和感谢。”
今年,陈跟芳心里又有了新计划。她了解到衣明·吾苏尔老两口大半辈子都在团镇生活,没出过远门。陈跟芳计划要带老两口去乌鲁木齐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当她把这个想法通过电话提前告诉他们时,老两口心中充满了期待。
陈跟芳与衣明·吾苏尔一家的故事,只是民族团结大合唱中的一个动人音符。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无数像他们这样的民族团结故事正在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