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兵团三师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探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覆盖全面、权责清晰、功能集成、高效便捷的运行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
增强多元共治“向心力”
“我身体不好,常年住院、吃药,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开支本来就大,丈夫又生病住院,家里就没收入来源了,还好有小杨他们帮我申请低保。”近日,四连群众扎克·司马义说。
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中,四连网格员杨涛了解到群众扎克·司马义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为了治病,一家人四处求医,欠下了债务。近期她的丈夫又因病住院,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扎克·司马义的家庭情况后,连队将她纳入困难帮扶群众名单,并积极为其办理手续,帮她申请低保。
为紧盯职工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团镇各连队(社区)组织党员和网格员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对网格内实有人口、特殊人群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及时收集职工群众呼声,实现急难愁盼问题高效解决。对于简单的问题,网格员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并处理解决;对于复杂问题,由连队(社区)召开协商议事会,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争取尽早妥善解决,切实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基层服务零距离。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困难、矛盾83件,“党建+网格”的融合发展,成功拉近党支部和职工群众的距离。
近年来,团镇以精准全覆盖为原则,科学设置33个微网格,各连队(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成“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网格员+党员”四级网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一张网”,全力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米”。
创新治理模式
增强多元治理“凝聚力”
2023年以来,团镇以整合社区治理力量为抓手,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充分发挥社区各领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团镇推行“网格+警格”机制,网格员与片区民警联动起来,落实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职工群众等任务,并按照“网格吹哨、联动处置”的新思路,将“派出所+‘两委’+网格员+警卫”建成感知风险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第一阵地、守护安全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第一窗口,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高效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同时,网格员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承担收集社情民意、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律法规等责任,并积极动员职工群众加入到网格志愿服务队伍中,为开展网格志愿服务活动、处理网格事务提供基础和队伍保障。
“以前,基层治理主要靠各党支部单打独斗,现在,通过整合多元力量和社区资源,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提升了辖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看到社区变得越来越好,居民们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的发展添砖加瓦。”团镇振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转萍说。
今年以来,振兴路社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通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方式商议解决办法,强化辖区单位、商铺、居民、党员等不同群体对社区共建共治的责任意识,营造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技赋能
增强多元共治“支撑力”
近年来,团镇引进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安防系统,在辖区实施“智慧小区”工程,以“网格+智慧小区”为支撑,通过平台调度等方式,实现对辖区各类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确保在处理异常情况、突发事件、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在团镇振兴路社区嘉花园小区,笔者看到居民全部采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控制方式出入,翼闸设计一人一闸,防止尾随,小区的出入口主通道布置高清摄像头,关注人员和车辆进出情况,让居民享受智能化带来便捷的同时,生活更加舒适愉悦。
“这样我们觉得很安心,可以防止陌生人随意进入小区,孩子放学回来在楼下玩耍,我们也能放心。”居民热合木·达吾提说。
居民周高兴说:“前不久,我在‘图安心’APP反映我们小区的充电桩有问题,充不了电,我刚上传一会就有人联系我,没几天就修好了。现在反映诉求真方便,动动手指就行,重点是反映的诉求都给解决了,真的很不错。”
团镇多渠道宣传推广“图安心”APP,有效拓宽职工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团镇综治(网格)中心统筹协调督办,按照“谁受理,谁处置”的原则,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