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购”棉花诈骗430余万元 获刑14年6个月
发布时间:2024-10-28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你的棉花收完了吗?打算怎么卖?”每年棉花采收季,棉花采收进度、价格行情和销售打算都是棉农关心的大事,把棉花卖个好价钱更是棉农的共同期望。
“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是中间商的常规操作,但有人却打着“高价收购”的幌子,做起“无本万利”的生意。
日前,喀什垦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孟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债务缠身生计策
一朝得逞难收手
2023年10月,针对棉农想把棉花卖出好价钱的心理,手头紧张、负债累累的孟某心生一计,向身边棉农谎称自己可以以高于市场价格代收棉花,待棉花售卖后向大家兑付棉花款。
在“高价收购”的诱惑下,棉农付某成功上钩。孟某把在付某处“收购”的20余吨棉花售至棉花加工厂,将22万余元棉花款收入囊中。后孟某以棉花尚未全部售出及资金正在周转为由,成功说服付某接受其以出具欠条的形式“保证”货款兑付。
“人好骗,来钱快!”取得“收购”生意开门红的孟某干劲十足。他一边让付某帮忙介绍棉农,寻找行骗对象,一边用“棉花可以卖高价,货款兑付及时”的谎言,把“高价收购”诱饵撒向更多的棉农。
2023年10月至11月,孟某先后骗取付某、张某、杨某等19人棉花共计500余吨,获取棉花款400余万元。
棉农追讨货款
诡计浮出水面
只打欠条不兑现。随着向棉农兑付货款期限临近,付某、张某、杨某等人的催款电话接踵而至。眼看谎言就要被拆穿,孟某故伎重演,再次用棉花尚未卖完、货款还未到账、需要延迟兑付等各种理由搪塞。最终,被催款惹急的孟某,索性承认自己没钱,直接挂掉催款电话。发现异常的付某等人,这才恍然意识到“高价收购”很可能是孟某设下的陷阱。
2023年12月2日,付某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求助。孟某归案后如实交代罪行,并退赔部分损失。
行骗终获刑
警钟要长鸣
经法院审理,原来被告人孟某为偿还债务、网络赌博、购买彩票和投资承包地,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被害人付某等19人588.48吨、总价值为4327647.40元的棉花。扣除部分履行钱款外,孟某诈骗金额为4307647.40元。案发后,仅追回15.895万元,不能挽回19名被害人的全部损失。
法院认为,被告人孟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高价收购”棉花的方式,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根据被告人孟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作出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的判决。
法院提示:如今,社会上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可谓是“与时俱进”。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银行诈骗,骗子们是绞尽脑汁,广泛“撒网”,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保持清醒、留意识别,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当前,正是棉花采收季,棉农们在享受收获喜悦的同时,在销售棉花时一定要谨防受骗,一定要理智看待价格行情,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头脑清醒,莫要为贪小便宜而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