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建“神经末梢”激活基层“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8-06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今年以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聚焦“产、城、人”重点领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工程,全方位推进连村共建、连连共建、连企共建,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一幅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连村共建:架起融合发展“连心桥”
盛夏时节,走进与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八连接壤的巴楚县恰尔巴格乡阿勒台买里(4)村棉花示范基地,连队“两委”成员和种植户正在田间查看棉花长势,依托连队的服务指导和“干播湿出”技术,孕育出的棉花根系茁壮。
“2023年,我们在结对村打造棉花示范田,亩产586公斤,增产43%,棉花长势和产量比以往好很多,结对村的群众都非常满意。”十八连党支部书记李腾说,去年依托新疆农科院尹飞虎院士团队水肥一体化和盐碱水淡化技术,帮助指导地方村的千余亩农作物增产近60%。
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八连与阿勒台买里(4)村虽地域相邻,却曾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差距。近年来,十八连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持续在乡村振兴、兵地融合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连村共建走深走实。
通过惠民资金打造民生产业项目,依托尹飞虎院士团队建设高标准枣园,以棉花、核桃示范田为突破口,把“技术课堂”开在田间地头。与阿勒台买里(4)村共同创办“疆玉果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将连队的红枣和地方村的核桃作为原料,加工成枣夹核桃、枣仁派等特色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还为当地村民和连队职工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让连村共建、连企共建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十八连党支部与阿勒台买里(4)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组织强村、产业富民、科技兴村、教育惠民”四大工程,积极探索连村结对发展新路子,通过党组织结对、党员结对,帮带地方村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十八连也凭借突出表现荣获“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连连共建:织密资源整合“协作网”
师市坚持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通过连连共建,将单个连队的“点”串联成协同发展的“网”,在文化联动、产业协同中激活基层动能。
去年,四十九团海安镇各连队以“连连联动”打破连队壁垒,广泛开展文艺演出类、节日民俗类、民族团结联谊类活动,让文化纽带成为连接各连队的“粘合剂”。摸鱼节、承办团镇农民丰收节、巾帼绽芳华等系列活动不仅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更让“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四十九团海安镇在十三连举办第二届音乐“摸鱼”嘉年华活动。活动现场,歌舞表演、趣味摸鱼活动、特色美食等项目精彩纷呈,吸引数万名职工群众和游客参与。
“嘉年华举办得很成功,吸引图木舒克市周边1.2万余人参加,带动职工群众增收7万余元。”十三连党支部书记宁自鹏的话,道出连连共建在服务职工群众、带动增收中的实效。
产业协同是连连共建的核心抓手。四十九团海安镇以联建共建为纽带,推动连队从“文化联动”向“产业共建”深化,让资源整合产生更大效益。依托各连队特色优势,更好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积极探索规模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模式,整合乡土人才资源,把种植能手、养殖大户“串起来”,成立由35人组成的农业生产技术志愿服务队,采取共同授课方式,推动种植养殖技术共享,服务4个连队775名职工,预计2025年农产品亩均增收10%。
连企共建:拓宽群众致富“快车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富民。师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输血”与“造血”结合,“帮扶”与“合作”并举,做好产业富民共创工作,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迈得越发坚实。
走进四十四团永安镇八连蛋鸡养殖基地,15栋现代化鸡舍整齐排列,层叠式笼养、自动化集蛋设备高效运转,中央控制室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鸡舍温湿度、饲料余量等数据。
“现在养鸡全靠智能化设备,上个月光效率奖就多拿了200元。”正在监控数据的员工阿依古丽·麦麦提笑着说。
2021年,四十四团永安镇引入图木舒克市丛原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现代化蛋鸡养殖全产业链基地。如今,基地日产鲜蛋35吨,去年带动60人就业,人均增收4.5万元。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这里生动诠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生产线、群众富在项目上”的深刻内涵,让“产业富民”从理念变为现实。
发展的密码,在于精准对接。四十四团永安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因地制宜引进一批与当地产业发展有效匹配的企业,通过团企、连企联建的方式,把工厂建到“家门口”,把就业岗位“送上门”,带动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新疆景辉机械加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处理过滤器研发生产、机械加工、激光切割加工、新材料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落户团镇五连后,为团镇注入发展活力。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里,玉买尔·艾尼正忙着操作机器。他说:“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不仅离家近,一个月工资还有6500元,我很满意。”他的话语里满是踏实。
“企业是发展引擎,职工是受益主体,党组织就是连接两者的纽带。”四十四团永安镇五连党支部书记马新乐说,“这家企业落户后,为连队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很大帮助,带动很多职工群众就近就业。连队党支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让企业安心发展。”
在党建引领下,师市通过连村共建、连连共建、连企共建,将基层党组织锻造为职工群众致富的“主心骨”,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