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心践使命 家风传承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19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这片热土上,无数家庭以坚守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动人篇章。苏慧丽家庭便是其中的典范——作为三代扎根边疆的“兵”字号家庭,他们将兵团精神融入血脉,在思政讲台与基层一线践行使命,用互敬互爱涵养优良家风,成为兵团“最美家庭”的生动注脚。
讲台铸魂
“兵三代”的思政坚守
9月11日,新疆政法学院的教室里,教师苏慧丽正为学生们讲授思政课程,台下学生全神贯注,目光紧紧追随着讲台上的身影。这是她深耕思政教育领域的第十九个年头。
作为“兵三代”,苏慧丽本科毕业后毅然放弃都市机遇,回到兵团,在德法教研室承担德法教学任务。她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化作讲台上的谆谆教诲;更打破课堂边界,带领学生走进地头、连队角落,开设“行走的思政课”。由她领衔的兵团高校思政教学名师工作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成为边疆思政教育的“创新孵化器”。
“第一次上苏老师的课,她用鲜活案例把晦涩知识变得易懂。跟着她去昆玉研学后,我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生苏柯瑀说,“苏老师教会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知识融入实践,将来我也想成为她这样的老师。”
在同事刘国平眼中,苏慧丽同样令人敬佩:“她深耕业务,不断精进,在提升学历的同时,牵头成立兵团名师工作室,还认领国家级课题;她对同事毫无保留,对学生满腔热忱,是我们的榜样。”
一线践诺
夫妻档的使命同行
2024年,在苏慧丽的全力支持下,爱人王涛主动请缨加入“访惠聚”工作队,担任四十四团永安镇六连党支部第一书记。从武警战士到学校教师,再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岗位虽变,但“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初心始终未改。
“选择‘访惠聚’工作,一是受兵团精神感召,学习、见证太多先辈扎根边疆的故事,总想为兵团发展出份力;二是受家庭影响,慧丽对建设兵团的执着深深感染着我。”王涛坦言,“‘访惠聚’工作队是服务职工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能到一线办实事,是我的荣幸。”
因王涛长期驻守基层,苏慧丽总会在空闲时专程探望。两人一起到宿舍的小菜园采摘蔬菜、打理房间,饭后并肩聊聊工作困惑与生活趣事,简单时光里满是相濡以沫的温情。“我经常带孩子去他工作的地方,一起做饭、在田间地头散步。虽然聚少离多,但我们的感情在相互支持下更加深厚。”苏慧丽的话语里满是真诚。
家风传续
藏在细节里的精神接力
工作中并肩作战,生活里互敬互爱,苏慧丽与王涛用一言一行涵养家风。家里不时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传统节日开展“孝亲实践”活动,还带着孩子走遍新疆各县市开展研学,用一言一行传递尊老爱亲、担当奉献的家风。
“入选兵团‘最美家庭’,我感到十分荣幸。和其他优秀家庭交流后,我深知我们还有进步空间。”谈及家风传承,苏慧丽说,“未来,我们会坚持言传身教,把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传递下去。”
从思政讲台的知识播种到基层一线的为民实干,从温馨小家的家风涵养到边疆大地的使命坚守,苏慧丽家庭用三代人的执着,诠释着兵团人的初心与担当。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兵团家庭扎根边疆、建设家园的缩影,更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