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互嵌”到“心手相牵”
发布时间:2025-08-27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图为 “红石榴”舞蹈队队长张德英(左)手把手纠正队员动作。
今年以来,图木舒克市前海街道平安社区践行“五嵌五促”工作法,以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发力点,通过“空间互嵌促融合、社会互嵌促和谐、文化互嵌促认同、心理互嵌促共进、经济互嵌促共富”,全面巩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8月17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下,网格员热力亚·库尔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手里拿着居民需求登记本,脚步轻快地穿梭在各栋住宅楼间。“独居老人王芝英阿姨的降压药该提醒采购了”“3号楼排污管道需检修”“14号楼楼梯灯需要督促物业更换”……这些琐碎却关乎居民生活的大事小情,都被她一一记在本子上,更记在心里。
平安社区以网格管理促空间互嵌,以空间互嵌促民族团结,将1000余户居民和20余家商铺精准划分为4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都设立特色服务平台,“明事理说事点”里常常传出热烈的讨论声,“石榴籽调解室”的墙上挂满居民送来的锦旗。由党员先锋、社区民警、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已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居民阿不都萨拉木·阿不都克里木笑着说:“邻居们像家人一样,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主动搭把手。小小的网格把我们的心拉近了。”
“小区环境整治方案,大家都同意吗?”在社区圆桌会议上,业主代表、物业人员、网格员围坐一堂,热烈讨论着民生议题。平安社区以网格服务站为载体,建立“网格服务站+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四方议事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自议事机制运行以来,社区已召开10次专题会议,啃下物业更换、智慧社区改造、“停车难”整治等10件民生“硬骨头”。
为加强社区治理,平安社区依托“法治课堂”“青年法治教育”等载体,开展法治培训100余次、宣讲120余场,发放手册1000余本。居民杜勤艳说:“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讲解让我学会怎样更好地经营家庭,这样的法治课太实用了。”
“手抬高一点,脚尖踮起来……”每天下午,社区舞蹈室总是格外热闹。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红石榴”舞蹈队正在排练蒙古族舞蹈,队长张德英手把手纠正队员动作。自去年舞蹈队成立以来,这支融合多民族舞蹈元素的社区舞蹈队,已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共同学习蒙古舞、藏族舞等舞蹈,让居民在艺术熏陶中增进文化认同。“通过舞蹈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每次排练都像大家庭聚会,特别开心!”张德英说。
社区还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举办“共度春节”“粽享端午”等文化活动,挖掘网格内书画、乐器爱好者,开展技艺宣讲。从“一起过节”到“一起创作”,社区逐渐形成相互尊重、交融互鉴的文化新风尚。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鑫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从最初的‘空间互嵌’逐步实现‘情感相融’。现在筹备活动时,居民都主动出谋划策,真正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
每季度,小区“星空影院”前总是座无虚席。《红河谷》《第二十条》等影片轮番上映,居民围坐观影,在光影中重温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同时,扎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党建带群团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以网格为单位,依托党建阵地开展演讲比赛、同唱民族团结歌曲、我们的幸福生活最美图片拍摄等民族团结系列活动。社区还邀请企业、社会组织,举办招聘会、就业推介会,提供技能培训,定期转发招聘信息等,帮助居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通过社区招聘会进了纺织厂,月薪4000元还能照顾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居民热西地古·阿不都克里木说。目前,社区已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帮助32人就业,物业吸纳20余人,真正实现“就业在家门,增收有门路”。
漫步平安社区,小区楼栋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里,“五嵌五促”工作法如同强力黏合剂,将各民族的心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