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载的手足情
发布时间:2025-08-08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兄弟,这羊太瘦了,光吃干草可不行,得加点青贮饲料。草料营养够了,羊才长得壮实少生病,也能卖个好价钱。”7月29日,兵团三师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八连职工陈洪像串自家门一样,走进巴楚县恰尔巴格乡4村村民如孜阿吉·图尔荪家的羊圈,一边拨弄饲料,一边认真叮嘱。
这一幕日常互动的背后,是跨越30余年的深厚情谊。
早在十七八岁时,性格相投的陈洪与如孜阿吉·图尔荪便相识相交,从互帮互助的伙伴,逐渐成为亲如手足的兄弟。
“我俩打小一起长大,家里有啥难处,一个电话就赶过去帮忙,比亲兄弟还亲。”陈洪说。
最让如孜阿吉·图尔荪难忘的,是2012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当时,如孜阿吉·图尔荪的妻子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绝境。得知消息后,陈洪第一时间上门,将钱塞到如孜阿吉·图尔荪手中:“钱是小事,先把弟妹的病治好要紧。”
正是这份雪中送炭,让如孜阿吉·图尔荪的妻子及时做了手术,如今不仅身体康复,还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提起陈洪,如孜阿吉·图尔荪的妻子总是眼含热泪:“他就像我们的亲哥哥,救了我们全家。”
陈洪深知,单纯的物质帮扶只能解燃眉之急,授人以技才能长久。在如孜阿吉·图尔荪的妻子康复后,身为连队电焊技术能手的他,决定手把手教弟弟这门手艺。为让如孜阿吉·图尔荪更快上手,陈洪以自己设计的红枣筛枣机为教学模具,从最基础的焊接技巧开始,一遍遍示范、纠正。
“那时候他跟着我学电焊,白天干农活,晚上就蹲在焊机前练技术,手都磨红了也不喊累。”陈洪回忆道。仅用2个月,如孜阿吉·图尔荪便掌握了焊接技术,成了村里有名的“焊接小能手”。靠着这门手艺,他不仅还清了债务,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
除技术帮扶之外,陈洪还带着如孜阿吉·图尔荪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这两天正值果树管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红枣地和核桃地里,总能看到兄弟俩忙碌的身影。他们一起修剪枝条、查看挂果情况,交流种植经验。
“我教他种核桃,从选苗到施肥,一点都不敢马虎。这几年,他家的核桃品质越来越好,卖价甚至比别人家高。”陈洪笑着说,“今年的核桃品质不错,预计每亩能收500公斤,年底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从“雪中送炭”到“授人以渔”,从生活互助到产业共兴,陈洪与如孜阿吉·图尔荪跨越30载的手足情,正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鲜活注脚。如今,在师市的广袤土地上,像这样的“兵地兄弟”故事还在不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