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援疆赋能 产业民生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11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图为 职工群众在援疆资金修建的军垦山公园休憩玩耍。
近日,在兵团三师四十八团河东镇高标准果园示范园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轻点手机APP,土壤墒情、气象监测数据实时显示,水肥一体控制、灌溉阀门开启等操作均可远程完成。依托科技赋能,700亩新建高标准红枣园管理愈发便捷,95%的酸枣苗已破土而出,为当地红枣产业腾飞扎下坚实科技之根。
“前两年攥着规划图犯愁,资金缺口像道迈不过去的坎……”四十八团河东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龙淼蹲在田埂上,指尖拂过一株酸枣苗,眼中满是憧憬。他介绍,621万元援疆资金的投入,结合高科技节水项目及各项高新技术,不仅有望让示范园产出更高品质的红枣,更能为将来培育红枣品牌筑牢根基,“这园子里长的不只是枣树,更是我们团镇打造红枣品牌的底气。”
自2024年5月广东珠海新增对口支援四十八团河东镇以来,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愈发紧密,这片盛产红枣的土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团镇红枣品质优良,却常因“捧着好果子卖原料”陷入困境。珠海援疆团队聚焦这一产业痛点,针对长期依赖原料销售、品牌附加值低的难题,投入援疆资金建设高标准果园示范园,涵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培肥、播种嫁接、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并配套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自动化灌溉系统及沉砂池、清水池、泵房等附属设施,让每一滴水都得到高效利用,为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目前,示范园正按“三步走”规划推进:今年直播酸枣苗并套种麦子防风固沙;明年嫁接优质灰枣接穗,套种经济作物增效;两年后首批红枣将挂果投产,让红枣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珠海援疆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上,更化作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在四十八团军垦山生态修复建设项目现场,草木葱郁,生机盎然。这片曾是荒地的区域,如今已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该项目于2024年5月开工,当年11月竣工,投入800万元援疆资金,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大理石地面、4.4万余平方米的透水砖路面,安装71盏路灯与30余盏草坪灯,种植1500余株乔木、铺设大量草坪和绿篱,建成1000多米环山步道,填补了团镇职工群众休闲文化场所的空白。每天傍晚,职工群众在此散步、锻炼,家长带着孩子骑车嬉戏,78岁的王慧芳说:“改造前只能在公路边溜达,现在每天来这里散步,走完一圈神清气爽。”夜幕降临,广场上健身、跳舞的人群更成了最亮丽的风景。
细微处的关怀持续延伸,援疆资金不断聚焦民生改善:投入50余万元改造小区充电桩,消除“飞线充电”隐患;点亮居民小区路灯;更换400余个老旧窨井盖,守护居民“脚下安全”。这些举措切实提升了团镇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珠海援疆的画笔饱蘸民生情怀,在祖国西陲留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温度。如今,红枣的甘甜与家园的美好,正随着珠海力量的注入,在团镇的土地上酝酿出愈发醇厚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