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岸飞:以“警察蓝”守护“石榴红”
发布时间:2024-08-3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今年不满40岁的莫岸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些。中等个头,黢黑的面庞上,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从警13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民警到如今担任第三师图木舒克垦区(城区)公安局旗杆桥派出所所长,莫岸飞始终坚守基层,冲在任务第一线,置身矛盾最前沿,以“警察蓝”守护“石榴红”。
“走到老百姓的身边去,了解他们的困难,见的次数多了,他们就不把我当外人了。”莫岸飞所在派出所辖区,人员居住分散,要了解辖区的社情民意,及早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各类隐患,用莫岸飞的话说就是要“走到一线”。因此,他的微信步数常年“霸榜”朋友圈排行榜。
正是莫岸飞坚持“走到一线”的工作方法,让他在7年前结下了一门特殊的“亲戚”。
一次走访中,莫岸飞发现居民帕地古丽·吐逊一家的生活异常窘迫。经过了解得知,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帕地古丽·吐逊不但要抚养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2位年迈的老人。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帮助帕地古丽·吐逊把日子过好。
从此,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帕地古丽·吐逊家里,总能见到莫岸飞忙前忙后的身影。送米面、辅导孩子们学习、送老人看病就医……
眼见帕地古丽·吐逊家的生活有了希望,她又被确诊为胆囊癌晚期。莫岸飞多次到社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为她申请大病救助及低保,解决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在莫岸飞的关心、鼓励下,帕地古丽·吐逊的大女儿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懂事的孩子悄悄藏起了录取通知书,到餐厅当服务员挣钱补贴家用。
莫岸飞了解情况后,当即为孩子筹措了3000元学费,帮助她申请了当地银行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并持续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派出所党支部书记,莫岸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推行“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他牵头将派出所便民业务设置在警务(站)室,24小时为群众办理业务,推行网络咨询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
莫岸飞和同事探索搭建网络调解平台,依托视频通讯工具,组建金牌调解员队伍,打造“石榴籽”调解室,开展“民调入所”“律师进所”,通过“双向选择、菜单式服务”“情、理、法”并举,实现矛盾不发酵,高效解决矛盾纠纷。
从警之路,风雨兼程。10余年的坚守,莫岸飞先后被第三师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个人”“兵团优秀人民警察”“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师市道德模范”“师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但他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虚心学习,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