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师市概况>师市概况

图木舒克市

发布时间:2021-10-30来源:叶尔羌报社

 

  1969年2月24日,自治区党委决定将巴楚总场划归农三师。1969年5月13日,师党委决定,在永安坝成立小海子垦区工作指挥部,由师党委副书记、师长柴恩元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由副政委张效良、王春沼,副师长稽雨章、霍三则先后担任。 

  1969年,前进四场、七场从其克里克撤出,干部职工推着独轮车行走200多公里,搬到肖尔湖滩。1969年,工程二支队完成哈拉马水库修建后,干部群众推着独轮车到小海子水库。1970年3月,四十五团三连211名干部职工身背行囊、食物,走了6天,赶到五十团马扎湖江。 

  1971年5月24日—28日,农三师第一次党代会在“五七”新村召开,大会选举张晓中为第一书记,柴恩元为第二书记,黄进、热合莫夫、马焕文为副书记。 

    一、巴楚总场划归农三师 

  图木休克垦区地处叶尔羌河下游冲积平原区,历史上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在这里交汇,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曾为巴楚“粮仓”。 

  1950年7月,图木休克成立巴楚县第三区政府,下辖唐王城乡、英买力乡、阿克塔木乡、唐托格拉乡、夏河乡、齐干却勒二乡、皮恰克松地7个乡,1958年改为图木休克公社,1961年划分为5个公社。1958年,自治区农垦厅在盖美里克设立二、四分场;1960年,巴楚总场在图木休克建立。1965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喀什专署决定,将图木休克公社与巴楚总场合并,成立农垦厅巴楚总场,下辖10个分场,总场场部设在图木休克镇。 

  1966年1月7日,农三师正式成立。师机关在草湖落脚后,全部人员开赴叶尔羌河东岸,在原四十三团良种二连成立开发建设指挥部,前进四、五、六、七、八、九场一字排开,打响了大开发的战斗。然而,农三师生不逢时,一开始便遭遇文化大革命,一批老干部被打倒,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水土失衡,排灌不畅,开发受挫,导致三个团场合并,三个团场撤出。 

  1969年到1970年前后,农三师以巴楚总场为基础,从各场抽调大批干部职工,相继在图木休克组建四十四团、四十九团、五十团、五十一团、五十二团、五十三团和水工团。高锡彪、秦春季等一批有开发经验的团(场)长与崔玉功、王荫周等一批德才兼备的现役干部担任团场主要领导,卡得尔·艾买提等一批土改时期的积极分子先后进入团场领导班子。 

  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昆仑山造福了人类,叶尔羌河养育了200多万百姓。当时,农三师建设方针中的“根治叶河,征服沙漠”,即为水土开发。50多年来,农三师历届党委不辱使命,做出了不懈努力。1969年,接收小海子水库后,当时全师每年生产性投资只有700多万元,而把水库除险加固作为重点,库容从2.5亿立方米提高到4亿立方米。在农垦局时期,还修建了永安坝北库。恢复农三师后,1983年,整修加固永安坝南库,提高蓄水能力,增加两个亿库容,也起到了调节和分洪作用。 

  在我的记忆中,小海子水库两次干涸,水库里面开汽车,人畜饮水困难。原任师长赵善章说:“我任师长五年,三年缺水。” 

  从叶尔羌河中游引水,既是百年大计,也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兵团老司令员陈实十分关心小海子水库的建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谋划叶尔羌河中游枢纽工程。为了图木休克这片热土,农三师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都把图木休克的水利建设放在心上,积极推进。1993年8月下旬,小海子水库外引水渠开工。该渠全长24公里,设计流量60立方米/秒。师党委组织了水利工程大会战。图木休克各团场由领导带队,与技术人员、职工干在工地、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因工程涉及巴楚地界,经协商后,县委书记拍板,县长到现场协调。1994年6月18日,工程竣工,在当年引洪排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6年10月25日,农三师与喀什地区正式签订《关于联合修建叶河中游引水枢纽工程的协议》。之后20多年里,兵地一直积极推进此项工程。1992年5月11日至6月6日,72岁高龄的老师长肖风瑞奉命带2名高工对叶尔羌河东西两岸实地踏勘,确定了前海总干渠工程线路。1997年,开始了长达4年的工程建设。2001年8月,工程胜利竣工,实现了小海子与前进两大水库的贯通。2007年9月28日,叶尔羌河中游枢纽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10月竣工。2010年5月20日,农三师17.88公里的连接工程竣工,实现了前海总干渠与中游枢纽工程的连接。2015年—2017年,又实施了总干渠混凝土硬化工程。至此,延续24年兵团最大的平原引水渠工程胜利完工。几代三师人的梦想变为现实,老司令员陈实的夙愿得以实现。 

  2016年6月中旬,三师从叶河引水入前海总干渠,化解了图木休克垦区的燃眉之急。我站在干渠旁,眼望潺潺流水,思绪万千。2019年5月28日,调水10个流量,缓解了各团场棉花的旱情,保证了农业丰收。 

   三、从小农经济到农业现代化 

  1969年前后,图木休克垦区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棉花籽棉单产只有30多公斤,小麦单产不足百公斤,集体连队工分值只有几毛钱,职工群众生活困难。面对现实状况,各团场下决心改善生产条件,逐年增加农用机械,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各团场广泛动员群众,热火朝天搞“三改”,即改建条田渠系,平整土地;改革耕种制度,变广种薄收为精耕多收;改建居民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整体工作推进的同时,下决心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1970年麦收季节,五十团麦田里开进两台康拜因收割机,立即引来围观群众。有人说,这是共产党给我们送来的神器。1982年,兵团派副参谋长依克木到五十一团,专门指导地膜植棉。1990年9月至1991年9月,农三师举办首届少数民族职工技术培训,分为6个专业,时任副师长胡兆璋为103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1998年5月4日,兵团在农三师党校成立南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艾尼完·阿不都热依木是图木休克第一批少数民族农业中专生之一。从连队技术员干起,到副团长、政委,1989年获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他深有体会地说:“从简单的农业耕种到机械化、现代农业,是农业技术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全过程。”各团场还大力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经济逐渐好转,生产性投资不断增加,各团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规模开展了平整土地、无埂条田、引排水干、支渠配套、渠道防渗、渗滴灌溉等工程。1995年,团场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70年增加了13倍。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团场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伴随着生产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家庭农场、土地固定、“两费自理”等改革。随着“六大精准”农业科技的推进,整个垦区农业技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棉花、粮食、果业等基本达到兵团先进水平。1990年,在兵团丰收攻关竞赛中,囊括了棉花高产的九枚金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0.39亿元到2018年的104.93亿元,39年间增长了268倍。2018年,师市农牧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59元,比2004年提高了5.1倍。 

  4年来,师市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即将收官,已经突显出党的领导地位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明显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职工“兵”的意识明显增强。 

  四、团场面貌大大改观,民生大大改善 

  图木休克垦区交通不便,长期困扰着各族职工群众。1972年前,团内和团际道路80%是土路、20%是戈壁石路。1989年,五十一团团部主要街道才有了7.4公里的沥青路面,这也是垦区第一路。1970年前后,团场一般只有2—3辆运输汽车,团内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驴车和少量马车。少数民族连队家家户户都有高轮木质畜力车,汉族连队有少量独轮车和双轮手推车,这种状况10年后才有改善。1985年以后,开通了巴楚到团场的班车。1993年,开通了垦区至乌鲁木齐的夜班车。现在,整个垦区沥青路连连通,公共交通连连通,职工群众外出四通八达。2018年12月26日,唐王城机场通航,目前已开通5条航线,可通达郑州及疆内5个城市。 

  图木休克垦区,长期能源不足。1970年前后,各团场只有2—3台小发电机,用电照明户只占总户数的10%。1984年前后,连队基本用上电灯,结束了祖祖辈辈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92年12月1日,西图输电线路正式通电,大大缓解了电力不足的困局。 

  邮电事业关乎民生。1971年之前,只有巴楚至图木休克的马班邮路。1971年后,由马班改为手扶拖拉机邮路。1976年,五十一团自办汽车与拖拉机兼跑邮路开通。后来,各团场都开设了邮政所。2002年,图木舒克设市后,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相继开通,多方物流直达全国各地。 

  饮水难,饮水安全,困扰着职工群众。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改善涝坝上下功夫。九十年代,开始打井,铺设自来水管道,把自来水通到千家万户,但水质差。为了10多万人饮水安全,师市党委十分重视,先后试行了多项措施,最后在小海子水库西海湾铺设引水管道,两次实施改水工程,解决了城市和团场职工群众的饮用水问题。 

  随着农三师经济发展,职工群众住房逐步改善。2014年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后,有了根本性变化。2014年,师市公共租赁住房20404户,其中解决困难家庭住房3323户。2016年,师市在图木舒克市及16个团场小城镇新建民生工程项目394个,建筑面积1079532.03平方米,投资25.12亿元。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060户,其中新建公共租赁住房6060户,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34000户。广东援疆在小城镇建设上做了很大支持。2011年保障五十团、四十一团小城镇建设,之后保障五十一团、四十五团小城镇建设。2011—2014年,在住宅小区基础上,在危旧住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经过多年努力,师市16个农牧团场彻底改变了面貌,一座座风格各异的美丽小镇拔地而起,职工群众步入了城镇化生活,师市城镇化率达到73%。 

   五、设立图木舒克市,实现师市合一 

  1997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通知》(〔1997〕17号)文件,确定了设立图木舒克等四个城市。三师党委清醒认识到,设市机遇千载难逢,必须牢牢抓住。筹备设市的五年中,全师上下全力以赴,积极推进。在确定市址、规划设计、连队搬迁、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申报、图木舒克市两会筹备等方面,做了大量艰难细致的工作,图木舒克市所在地原五十二团为建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11月11日,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德敏来到图木舒克市,与三师领导共商图木舒克市设立大计,并赋诗一首:“南望大漠指孤烟,北遗唐王逾千年,东临胡杨汇林海,西依绿水绕群山。” 

  1999年,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到图木舒克市实地考察建市市址。 

  2002年6月29日再次到图木舒克市,在建市中心区道路开工现场,检查指导。自治区及喀什地委、行署也重视、支持建市工作。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图木舒克市。 

  2002年11月30日,政协图木舒克市第一届一次会议召开。 

  2002年12月1日,图木舒克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吴金栋当选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德峰当选市长。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庄严时刻,兵团人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2004年1月16日,自治区党委批准成立图木舒克市党委,任命吴金栋为市委书记,刘德峰为市委副书记。 

  2004年1月19日,图木舒克市举行成立暨挂牌仪式。兵团党委、兵团发来贺电,兵团副政委买买提明·阿不都热依木等到会祝贺。 

  2004年11月28日,师市党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图木舒克市召开。这一天,11名党委常委正式进入各自办公室办公。后来又有几次党委常委会议在这里召开。 

  2005年10月5日,庆祝建师40周年暨首届文化艺术节在图木舒克市举行。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司令员金云辉,原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郭刚应邀出席。 

  对三师人来说,图木舒克建市是全新课题。农三师又存在师市办公场所分处两地的特殊情况。市政府成立了,规划设计有了,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工程项目已落实,但项目资金到位晚。面对诸多问题,三师党委先后三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建市工作。一班人认识统一、动作一致,实现了党委工作重心转移。把建市工作作为全师工作的重点,举全师之力建市。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共筹集3亿多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为争取城市启动资金和机关编制,时任常务副市长王建新多次找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领导汇报争取。师党委在全师响亮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建市作贡献”的口号。师机关还开展了建市专题大讨论,要求各部门在图木舒克市要有牌子、有职能、有人员;要求师市大型会议放到图木舒克市召开,大型活动放到图木舒克市举行;要求师市机关各部门按时到图木舒克市办公,还开通了师机关直达图木舒克市的班车。 

  师市党委高度重视稳定工作,专门成立了图木舒克市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授权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2005年7月23日,兵团反恐演练在图木舒克市举行。时任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康克俭莅临现场,观摩指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师市党委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建市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文化品位和文化元素,体现了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打造旅游园林城市。市政广场、文化广场别具一格,各族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1年1月10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图木舒克市历史文化座谈会,聘请新疆历史专家李凯等四位同志为历史顾问。近20年来,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以“汉唐”历史为主线,展现了2200多年前西汉开始的图木舒克地区屯垦历史文化、丝路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馆内展出民间文物共计80多个品种,现有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78件。2007年10月,被评为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12月下旬,引水入市工程开工,辖区八个单位参加了大会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增绿、造景、添彩”,加大绿化密度栽种乔木、灌木,把森林引向城市。目前,市区绿化总面积达405.89公顷,绿地率为32.42%,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6公顷,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市民出门步行不到500米就能享受到绿色空间。锦绣山公园与南湖公园,构筑了山水相依、青山叠翠、碧波荡漾的奇妙景观。2014年,获自治区园林城市称号;2015年,获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称号;2017年,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 

  图木舒克市的设立,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宽阔的路径。2010年,2×50MW热电厂运行发电。2018年,2×350MW电厂运行发电。现在,图木舒克工业园区为兵团级工业园区,被国家商务部正式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园区注册企业90家,实体企业为66家。2015年,师市二产首次超过一产,这是历史的进步。2018年,师市工业总产值达124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121倍,比2008年增长17倍。 

  目前,“前海牌”棉花先后获得“新疆名牌”“新疆著名品牌”“全国十大优质棉金奖”“新疆驰名商标”;“四木王”甘枣2009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获金奖;“兵团红”红枣多次获得国家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和银奖;“昆神牌”甘草浸膏原料药获得“中国名优品牌”荣誉称号。 

  六、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师市党委历来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基调,牢牢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坚持开展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大力开展“五共同一促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1994年,五十三团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时任三师党委书记、政委钱文理重视民族教育,重视培养民族干部,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4年以来,兵、师、团三级开始“访惠聚”工作,6年来共派出2452人,累计组成496个工作队,1903人到三师重点连队(社区),549人到地方维稳重点村开展工作。“访惠聚”工作从思想、政治、文化上,全面加强了基层建设。 

  近几年来,师市“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效果明显。2018年兵师团三级有12818人共结对认亲30416户,确保了师市所有干部都入住少数民族家庭,所有少数民族家庭都有干部入住。全年走访慰问2058万户次,收集群众困难诉求5804个,解决诉求5716个,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55万件。 

  “访惠聚”工作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密切了干群关系,开创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2018下半年以来,师市党委部署,在五十一团、四十四团开展了连队土地和居住区综合整治,共计8024户,2019年年底可全部竣工。每户一套砖混结构宽敞新房,并实现“五通”。我在两个连队走访10多户职工群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感谢兵团!”五十一团十九连85岁的艾拜都拉说:“我经历了巴楚总场到三师50年的巨大变化,还是兵团好,三师党委好。”师市脱贫攻坚胜利在即,2019年底可提前全部脱贫。 

  目前,师市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局面。2019年9月,三师图木舒克市被兵团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城市,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9年9月30日,师市党委书记、政委李震国代表师市25万各族人民进京接受了国家颁奖。 

  50年,砥砺奋进;50年,春华秋实。 

  2014年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师市各项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4年,图木舒克市草湖镇成立。 

  2018年,图木舒克市国民生产总值达88.7亿元,占全师总量的68.9%;工业总产值110.39亿元,占全师总量的88.6%。 

  2018年,图木舒克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2.2倍;民用汽车年末保有量7142辆,比2008年增加了4.37倍;客运量达211万人次,比2008年增加了5倍;货运量达315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4.77倍。 

  2019年12月,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已投产85.2万纱锭,预计2020年6月全面投产后,产能规模将达百万纱锭。 

  三师图木舒克市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图木舒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兵地融合在这里成功实践。 

  图木舒克市的今天,碧水润黄沙、候鸟栖乐园。她的明天,将会更加璀璨夺目、绚丽多姿。 

  (文中有关数据来源:2019年三师图木舒克市领导干部手册、新中国70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汇编、农三师史志、图木舒克史志(1965-2010)、五十一团史志、五十二团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