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7-01来源:
初夏时节,走进五十四团兴安镇,成群的褐牛在圈舍内悠闲咀嚼着油莎豆草料,标准化羊圈中羊儿们膘肥体壮,数万羽鸡鸭鹅欢鸣不断,养殖户托合塔什·图尔荪正将一车油莎豆草倒入饲料槽。“用油莎豆草喂羊,成本降了三分之一,羊羔长得壮实,年底能多赚几万元!”他笑着算起经济账。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是五十四团兴安镇依托油莎豆产业优势,推动种养循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五十四团兴安镇以油莎豆种植为基础,构建“种植—加工—养殖—饲料—种植”的绿色闭环产业链,不仅让昔日的“废料”变身优质饲料,更走出了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特色发展之路。
“油莎豆全身都是宝,就连过去大家丢弃的三级豆、残豆和加工废渣,现在都成了养殖业的‘香饽饽’。”五十四团兴安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主任李银琼指着成捆的油莎豆草介绍道。作为全国油莎豆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五十四团兴安镇在延伸产业链过程中发现,油莎豆草粗蛋白含量达12%、三级豆淀粉含量丰富,加工后的酒糟更是富含益生菌,均是牲畜饲料的优质原料。
如何让这些资源“变废为宝”?2025年,五十四团兴安镇引入新疆莎兵中纭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代化肉牛养殖场。“我们选用油莎豆草搭配原有饲料饲喂肉牛,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能提高肉牛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牛粪等养殖废弃物则经过处理,也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有机肥料,再次回归油莎豆田,实现了养分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更保护了生态环境。”企业总经理肖丞均介绍,目前牛场共存栏的1393头和牛与褐牛,第一季度产值预计在610万元左右。
在一连1.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内,养殖户托合塔什·图尔荪深有感触:“以前买苜蓿要一块多一公斤,现在团里自己种植的油莎豆草只要0.5元,30只羊半年省下几千块的饲料钱!”据统计,使用油莎豆饲料可使养殖综合成本降低35%,而畜禽粪便、油莎豆草根还田后,又使油莎豆种植的化肥用量减少,真正实现了“双向降本增效”。
在养殖户张德安的大棚内,鸭子正在自动化饮水设备旁扑腾。张德安告诉记者,自己养殖的1.8万羽鸡鸭鹅同样得益于油莎豆饲料,5月14日,他又新进了500羽鸭苗。
“我给鸡鸭鹅的饲料里都添加有油莎豆三级豆、残豆,油莎豆营养丰富,让我的家禽免疫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张德安说,“现在油莎豆已经成为我养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对油莎豆饲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油莎豆产业链的“滚雪球”效应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规模化、商品化发展油莎豆饲料,五十四团兴安镇正在积极筹备油莎豆饲料厂项目,为油莎豆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链发展完善添砖加瓦。李银琼介绍,即将开建的油莎豆饲料厂将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科学配比和规范化生产,将油莎豆及其副产品转化为高品质的畜禽饲料,满足团镇及周边养殖户的饲料需求,同时减少对外界饲料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此外,饲料厂还将探索油莎豆饲料的多样化应用,如开发针对不同畜禽种类的专用饲料,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健康畜禽产品的需求。
从一颗豆到一条链,五十四团兴安镇以创新思维破解资源约束,用生态循环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在这里,油莎豆不仅滋养着肥壮的牛羊、肥美的禽蛋,更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