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增收“新途径” 奏响致富“椒”响曲
发布时间:2023-06-15来源:幸福四十八团
第三师四十八团建于1966年,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团场以红枣种植为主,棉花、苹果、梨等农作物为辅。
在这里大家都以种植红枣为主,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职工群众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的背景下,使得做“致富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是无比困难。但在四十八团却有这样一个决心要做“吃螃蟹”的人,要寻求一条“新”的致富之路。他就是我团三连职工王磊,农村土生土长的他,从小心里就潜藏着一个农业致富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那里接触到辣椒种植,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便在朋友家辣椒地里天天学习种植技术,因此也点燃了潜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梦想。回到家后,不顾家人的反对,旁人的冷嘲热讽,毅然决然租了200亩地开始了辣椒种植之路。
刚开启种植之路便遇到了难题,新品种是带回来了,但是要带领工人们怎么干?怎样才能确保成活率?怎样去管理辣椒地……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没有从事过辣椒种植,对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从此过上起早摸黑的生活,从早上七八点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辣椒种植技术上,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走进王磊的辣椒地里,看见他正在除草,个子不高,被太阳晒的黝黑,在交谈中,他回忆说:“刚回来要种辣椒时,家人不理解不支持,旁人也在冷嘲热讽,有人说‘哪有种辣椒发财的?都是沙漠地,又不是平原,绝不可能赚钱!’‘没得搞,种不出东西来,变不成钱!’还有人说‘那个王磊是吃多了!’听着这些,当时的压力真是太大了,现在好了慢慢熬过来了。”说完他转头看着出的整整齐齐的辣椒苗,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又很自豪的介绍着他种的辣椒:“我种的是新型辣椒,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基地,在这里我是第一个种的。现在这些辣椒成熟后每亩产量可以达到600—1000公斤,销售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我已经和博州那边的公司签订保底每公斤9元的合同了,现在我只要种好辣椒就行,只要有真正的收益,大家的疑虑自然就会打消,谁让我是第一个种的,不能让别人看我的笑话,是吧!”
王磊还有一个梦想,他说“其实这里挺适合种辣椒的,种出的辣椒色素高、产量高,再有几个月等辣椒一收,我也挣钱了,再租个几百亩地,到时候我想带着大家一起种,一起挣钱。”当他操着河南口音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说出这些时,让我们不由的对这位黝黑的大叔肃然起敬。
沙漠边缘辣椒地里走出的致富路,先上路,刚把崎岖、没人走过的山路铺平,没来得及看沿途的风景,就掉头回去,带更多的人上路一起看沿途的风景。或许就像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中说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