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团团场简介 二
发布时间:2020-03-16来源:四十八团
四十八团团场基本情况
第三师四十八团位于天山南簏,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北靠天山南支脉,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处叶尔羌河(简称叶河)和泽依达里亚河(简称泽河)之间,属于叶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地理坐标,东经78°07′~78°21′,北纬39°22′~39°30′。平均海拔2000-25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213天左右。
一、历史沿革
四十八团于1966年3月组建,其前身为前进九场。1969年4月改番号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三师六十九团,同年7月改为农三师四十八团。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改为喀什地区四十八团。1982年,恢复兵团农三师建制,仍沿用农三师四十八团番号。驻地原为胡杨林区,无通俗地名,故建团后,以部队番号团、营、连,取代地名。1983年,根据自治区地名普查会议精神及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师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实地考证后,按照团为“镇”,连为“村”的原则,遵循史迹、地理特征、自然风貌和作物特点等,对四十八团及其管辖连队驻地予以定名,经师批准后,成为法定地名。
二、团场交通情况
1、四十八团团场东西长28.8公里,南北宽10.5公里,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合24.3368万亩,团场规划面积23.89万亩,其中次生胡杨林面积16万亩,覆盖率67%左右。
2、团部驻河东镇,巴麦公路(215省道)横穿团场中部,距东北部南疆铁路二级站巴楚站55公里左右,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与巴莎公路衔接,交通方便。自“十二五”以来,师市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四十八团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工群众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