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领导之窗>团场(镇)>四十六团永兴镇>团场信息

诗说元旦

发布时间:2022-12-31来源:四十六团

  《说文解字》中说:元者,始也;旦者,明也。通俗地讲,“元”就是开始,“旦”就是早上,“元旦”即“初始之日”。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标志着新的一年节令时序的开启,美好喜庆的日子开始从这天起不断到来,人们辞旧迎新,欢欣鼓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中写道:“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自己老当益壮,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喜悦。晋代诗人辛兰《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描绘人间喜乐,天地祥和。

  欢乐不分时空,人们喜欢以各种方式庆祝和纪念美好。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作《元会》:“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至唐代,贺岁习俗盛行,诗人赋咏情浓。唐代诗人厉玄《元日观潮》曰:“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生动描绘了达官贵人新年尽兴狂欢的情景。

  到了宋代,元旦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情思。爱国诗人陆游在《己酉元旦》和《除夜雪》中分别写道:“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饮岁酒和制桃符成为当时人们庆祝元旦的重要风俗。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甲午元旦》诗:“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孩子在外面放爆竹点燃了诗人的童心。

  除了描写喜庆气象,记录传统习俗,也有诗人描绘生活日常,抒发情怀。唐代诗人孟浩然在《田家元日》中写:“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明代诗人陈献章感受到邻居家欢度新年的喜悦,提笔写下《元旦试笔》:“天上风云庆会朝,庙谟争遣茅草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好有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喜庆佳节的动人情景。

  纵览以元旦为题的诗词,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更有一番滋味:“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全词充满了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读来令人振奋。

  诗词记录生活,也点亮生活,让蕴藏在佳节中的那缕烟火气息穿越久远的时空来到我们身边,始终不曾被吹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