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团前海镇全力推广“干播湿出”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22-04-20来源:
“春播一粒籽,秋收万斤粮”。近日,四十五团前海镇十三连22号地职工杜爱东承包的棉田里,一台大马力机车正在采用“干播湿出”技术进行作业。旁边,前来指导工作的团镇党委书记、政委丛艳同志一边用勺子查看播种质量,一边同杜爱东的爱人张培芳唠着家常,并时不时叮嘱农机户要随时调试检查好机车打穴深度、铺膜间距,切实保障好播种质量。
“政委,我家这地一半是上潮地、一半是下潮地,上午机车播上潮地的时候,土质太干还陷了好几次车,你说,这不先浇水就播种,能出苗吗?”张培芳心情忐忑地问道。
“放心好了,只要播种后及时滴灌上水,出苗一定会很好。‘干播湿出’技术在我们这属于新技术,其实在北疆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你要不放心,可以到24连9号地去看下,那边4月4号播种的,4月6号滴的水,如今已出了70%的苗。”团镇党委书记、政委丛艳同志耐心的说道。
为切实抓好今年春耕生产工作,四十五团前海镇党委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扑下身子,深入连队条田地号、职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查看播种质量和进度,全力以赴打好春耕春播这一仗。
近年来,四十五团前海镇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高效节水工程,2022年,四十五团前海镇棉花种植面积15.2万元,其中:“干播湿出”面积8.05万亩。据了解,今年,是四十五团前海镇首次尝试推广“干播湿出”种植技术,此项技术在播种前,不用灌水,就可以犁地、耙地、铺膜、播种,等播种后再给棉田通过膜下滴灌给水,此项技术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水资源,节水比例达到20%-30%,降低种植成本,还能够促进棉花增产增收。
“南疆气候干燥,水资源紧缺,以往大田漫灌的话一亩给水150方还紧张,如果土地不完全平整的话,灌水时也无法做到均匀,从而影响到出苗率。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每次给水15至25方水,不仅节省了大量水资源,节约了成本,还将以往先点种、后覆膜覆土的播种方式改为先覆膜覆土、后点种,将棉花的出苗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据四十五团前海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国君介绍。
为保证春耕生产有序进行,十二连加强春播工作的组织领导,“两委”成员服务春耕生产。春耕春播工作开展以来,十二连“两委”到田间地头与职工一起劳作,用尺子、勺子查看播种质量,向承包户宣传讲解“干播湿出”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提供生产服务,为春耕春播工作开展保驶护航。
在十二连36号地,职工严兵查看到4月8日播种下去的棉种已开始显白破壳后,高兴地说道:“当天播时我心里还不安,怕不出苗,播下去后,4月10日,就滴了第一次水,这不,才过了4天,棉籽就已经破壳发芽了,这下我心里也踏实了,再过两天就可以完全出土显行了。”
“十三连今年棉花种植面积11260亩,其中:‘干播湿出’面积6500亩,由于此项技术对职工来说是首次尝试,一时不适应,前期连队不少职工都抱着观看态度,为切实落实好此项技术的推广,连队采取“两委”带头推广种植措施,大力推行‘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四十五团前海镇十三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张井林说道。
草长莺飞的四月里,行走在四十五团前海镇棉田里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闹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