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领导之窗>团场(镇)>四十五团前海镇>团场信息

勤奋奏起幸福曲,养猪拓宽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4-22来源:

  近年来,四十五团前海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兴产业,按照“合作社+农户”的生猪养殖模式,建设生猪养殖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助推群众职工增收致富,“拱”出幸福致富新路子。

  刚刚挂牌的兵团级泰高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7连生猪养殖场正是其中的翘楚。走进养殖场,干净整洁的猪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的生猪正在进食,主人佘德华一边打扫圈舍一边介绍该猪场相关情况。2017年,乘着兵团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东风,年轻的佘德华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探索。说干就干,在连队的帮扶下,佘德华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建成了占地2.6万平方米的养猪场,养殖生猪50余头。通过一年的养殖,生猪长势良好,当时猪肉市场价格很好,佘德华赚到了“第一桶金”。 

  2020年佘德华自筹资金51.5万元新建成污水厌氧发酵黑膜池粪污处理设施一套,2021年再次自筹资金600万元新建标准化圈舍3栋,随着猪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饲养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他的养殖规模也空前扩大,如今生猪存栏量2600余头,佘德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养殖专业户”。 

  养殖重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佘德华自豪的说:“我们猪场是按照现代化标准自主设计的,并修建和安装了母猪高床产床、料槽、自动投料线、排污、漏缝地板、热风炉等设施设备,在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的同时,也有利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配置降温水帘和暖风炉实现舍内全年24小时保持最宜生长环境,也可预防口蹄疫。” 

  5年的养猪生涯,累计出栏肥猪2万余头,年纯收入300余万,佘德华从一窍不通的养殖“小白”成长为养猪行业远近闻名“专家” 

  自己养猪致富了,佘德华也没有忘记那些在致富路上奔走的乡亲们,他把自己养猪的本领和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许多养猪户,帮他们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对于未来的发展,佘德华说:“能成为大家心目中最信服的养猪专家,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不仅自己靠养猪致富,更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除此之外,从2018年开始,佘德华开始与周边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将自家猪场的猪崽赊给贫困户养殖,到年底售卖后,再支付猪崽钱。同时还会经常雇佣周边职工群众协助养殖,增加他们的收入,在佘德华这样的“领头雁”带动下,四十五团前海镇的生猪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团共有5家养猪场,带动20余户职工群众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