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该浇水了,西红柿该整枝打杈了……”5月15日一大早,在四十四团永安镇二连的菜地里,蔬菜种植户艾尼・吐逊一边查看蔬菜长势,一边念叨着农事。在二连,提起艾尼・吐逊,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今年43岁的他,用十年时间,从一个卖羊肉赔光积蓄的普通群众,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能手,还带着身边的人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艾尼・吐逊在四十四团值班连出生长大,后来一家人搬到二连。年轻时,为了谋生,他尝试过不少营生。卖羊肉那阵子,他每天早早把摊位支起来,一站就是一整天,招呼顾客、切肉称重,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本想着能挣点钱改善生活,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把自己攒下的一点积蓄全搭了进去。那段时间,艾尼・吐逊整天愁眉不展,“怎样才能挣上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呢?”这个问题,成了他每天努力生活的动力。
看着家里的经济状况,艾尼・吐逊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爸爸以前种蔬菜的事儿,虽然爸爸没有靠种菜大富大贵,但至少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既然卖羊肉这条路走不通,不如试试种地。”2015年,艾尼・吐逊下定决心,开始了自己的种菜之路。
刚开始,艾尼・吐逊对种菜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播种时间、施肥量都掌握不好。种的品种也少,就辣子、西红柿、豆角那么几种。记得第一次种西红柿,因为浇水过多,不少幼苗都烂了根,眼看着辛辛苦苦种下的苗子一天天枯萎,艾尼・吐逊急得直上火。为了学好技术,他没少下功夫。白天,他泡在菜地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别人地里的菜长得好,他就厚着脸皮跑去请教;晚上,就翻看书本,学习种植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跑到连队,向专业人员咨询。
就这样,艾尼・吐逊边学边干,慢慢积累起了经验。有一年夏天,菜地里突然爆发了虫害,眼看着绿油油的叶子被虫子啃得千疮百孔,艾尼・吐逊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治虫的办法,尝试了好几种农药,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在一位老菜农的指点下,他改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菜地里放养害虫的天敌,这才控制住了虫害。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种菜光靠力气不行,还得靠技术。
如今,他种的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黄瓜、茄子、瓠子瓜、丝瓜等,加起来足有二十几种。这两年,他一直在二连承包土地种蔬菜。去年,他种了十亩地,靠着这些蔬菜,挣了12万元。消息在连队传开后,不少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同连队的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就是其中之一。看到艾尼・吐逊种菜挣了钱,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心动了,主动提出跟着他学种菜。艾尼・吐逊二话不说,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从选种育苗,到浇水施肥,再到病虫害防治,艾尼・吐逊手把手地教。有一次,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种的豆角出现了黄叶现象,怎么都找不出原因。艾尼・吐逊知道后,放下手里的活,跑到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的菜地里,仔细观察土壤、查看植株,最后发现是土壤板结导致的。他带着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一起给菜地松土、施肥,没过多久,豆角就恢复了生机。在艾尼・吐逊的帮助下,奴尔买买提依明·吾不力去年种了8亩地的蔬菜,也有了8万元的收入。尝到甜头后,今年两人决定扩大规模,一起承包了27亩地。
眼下,这27亩菜地就是艾尼・吐逊和买买提的“宝贝疙瘩”。每天天不亮,两人就到地里忙活,浇水、施肥、除草,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艾尼・吐逊说:“今年的目标,是每一亩地能达到15000块钱的收入。我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我得好好挣钱,供他们上大学。”说起孩子,艾尼・吐逊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和温柔。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读书,走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除了让自家过上好日子,艾尼・吐逊还有个心愿,就是把自己的种菜技术传给更多老百姓。连队里有不少人来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解答。有时候,为了帮别人解决问题,他连自家的菜地都顾不上。他说:“我吃过没钱的苦,知道日子不好过是啥滋味。现在我有了技术,就想带着大家一起挣钱。”在他看来,大家一起把蔬菜种好,一起把钱挣了,连队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十年时间,艾尼・吐逊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菜地里种出了希望。从当初那个为生计发愁的普通人,到如今的致富带头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肯吃苦、肯钻研,在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