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检监察 > 信息公开 > 组织机构 > 农牧团场纪委 > 东风农场纪委(监察办公室) > 工作报告

东风农场2020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0-26 13:43来源:师市纪委监委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聚焦主责主业  落实落细团场纪委监督责任 

                                        ——东风农场2020年工作报告

  2020东风农场纪委在师市党委、纪委及农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兵团党委七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和兵团纪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兵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以及师市党委七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和师市纪委七届五次全会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农场社会稳定、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一是周密部署,压实主责。通过召开东风农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内容,层层分解,责任具体到人,场党委书记与场班子成员、场党委书记与基层党支部书记、分管领导责任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共计19份。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清单化”、“制度化”。根据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分解办法,督促各部门按照职责履行好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农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对基层行驶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监督,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切实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三是积极协助师市纪委监委对有关农场2起兵团信访件按照相关程序及规定进行了核实,并及时提供上报有关数据及材料。 

  (二)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廉洁过节的通知》,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进行专项检查7年初以来纪委出具相关廉政回复16份,开展节前廉政教育2次,下发节前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规定通知4份,通过短信、钉钉群、微信群发廉政提醒短信、微段子51条。二是按照《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干部违规住房情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处级干部违规住房情况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农场自2005年至2019年共13名处级干部(其中在职7名,在农场退休4名,调离1名,去世1名)享受政策性住房情况进行了清理,对历年来处级干部曾居住的东风农场幸福小区住房的建设、分配、销售、居住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摸排、核实,同时对每一名处级干部在其他单位享受政策性住房情况进行了核实。三是突出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为基层减负工作制定下发了农场实施方案,全场6个党支部提交了自查整改问题清单强化震慑突出警示教育。组织召开3次全场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兵团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情况通报》《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案例警示》等文件精神的学习和观看警示教育片让全场党员干部从《通报》和警示教育片中的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警惕常在,要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要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实从细推进农场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五是强化监督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兵团纪委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强化监督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将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党委(党组织)议事日程,成立农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农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国新任组长,场纪委班子及机关、医院部分工作人员为成员,结合当前我场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整治”专项活动,对餐饮浪费行为开展日常督导检查工作,做实做细监督工作,开展专项检查11次,确保了农场没有发生一起餐饮浪费的行为及现象六是扎实开展第二十二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次,全场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次,全场7个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4余次活动月期间场纪委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了专项检查5次,明察暗访3次,为教育月活动有效开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七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监督责任,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整治。专题召开农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2场次,切实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工作的大提升,强化日常考核,已开展月度考核10次和半年考核1次,以科学的考核制度促作风转变、促成效提升。今年以来共调整干部14人次,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2公职人员进行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责令深刻检查等处理,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不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从具体问题抓起,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一是坚持继续做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农场科级以上负责人对婚丧嫁娶、乔迁履新、子女入学、财产收入等事项都能及时报告,做出廉洁承诺。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扎紧权力笼子,确保核心权力规范运行。二是聚焦农场推动向南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重点工作,坚持从严从紧、抓早抓小,突出监督执纪问责。制定修订《东风农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督查实施方案》,疫情期间,农场纪委本着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督促存在问题的相关单位,对相关问题立行立改,以严肃问责推动履职尽责,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74次,下发通报30期,问责单位21名机关科室领导进行免职处理;提醒谈话3(干部1人、连队“两委”2);责令作出深刻检查7人(领导干部1人、连队(社区)两委6人);通报、批评教育7人(机关干部2人、连队两委5人),确保疫情防控整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兵团纪检监察系统联合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牢兵地一盘棋思想,以强监督推动强弱项、堵漏洞、补短板,促进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到实处,英吉沙县和东风农场统筹力量,成立三个兵地联合督导组,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方面,采取机动暗访和随机检查等方式,对辖区各乡镇、各连队开展了督导检查。217日至37日,共督导检查涉及1个团场、14个乡镇、72个村(社区)、4个连队,走访干部群众132388人,共计发现并反馈问题156条,其中:疫情防控相关问题线索108条,复工复产问题线索15条,脱贫攻坚问题线索33条。 

  (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以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纪委班子成员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兵团党委七届七次全会、兵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以及师市党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农场纪委工作献计献策。二是农场党委先后选派2纪委班子成员参加兵团党委第八轮、第九轮巡视工作,选调2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干部、基层监察信息员参加师市纪委监委巡察办巡察、专案组以案代培有效的提升了我场纪检监察业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纪检监察干部对“学思践悟”《监察法》等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掌握较少,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工作中满足于上传下达的传统工作方法和思路,在对待违纪问题和一些不良现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重教育,轻惩处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不正之风、违纪现象的打击力度不够强,纪检干部因身兼党建办相关工作,以致标本兼治的效果不够理想,缺乏“挤”劲和“钻”劲,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二)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一是现阶段正处于师市、团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现阶段对自身的职责权限、监察范围、监察权限等相关内容还不是很明确,部分职能职责暂时未能很好的履行到位。二是职能错位现象时有发生,纪委部门重要职能是督促协调,一些业务内的工作本应是业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但有时纪委却充当了“开山斧”的角色,造成了职能错位。 

  (三)同级监督难,监督存在缺位。团场纪委双重领导体制的规定,团场纪委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纪委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监督对象使得基层纪委履行监督责任面临压力和干扰导致基层纪委在履行职责时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窘境,造成监督缺位,监督力度被削弱。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本职主业,强化监督责任。一是协助场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深化兵团改革、向南发展、“三大攻坚战”、工作重心下沉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加大对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工作的资金项目全程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坚决零容忍,一查到底。二是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按照兵、师、农场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督导检查,促进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继续确保农场零疫情的发生。三是深刻认识场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场党委的主体责任是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断强化场党委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场纪委监督责任的权威性,确保场纪委监督责任的有效发挥。 

  (二)严抓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持续利用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级下发的案件、案例通报文件学习,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强化培训锻炼,提升执纪本领。切实把握好师市团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强纪检干部自身建设,通过参加师市各片区工作组的专题业务培训、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大力提升纪检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农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