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发展设施农业 解锁致富密码

——兵团三师四十九团海安镇

发布时间:2024-04-27 02:25: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郑春蕾 章晓添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图为 在四十九团海安镇标准钢架温室大棚内,职工群众正在整理葡萄架。(资料图片)章晓添 摄
图为 航拍四十九团海安镇蔬菜大棚。 章晓添 摄
  四月柳绿莺啼,大地生机盎然,氤氲着生长的气息。
  在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四连一排排温室蔬菜大棚里,黄瓜、辣椒、番茄结满枝头,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收;在十连畜牧养殖小区里,牛羊膘肥体壮,甚是喜人……
  步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团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高效“燃动力”。
优化“时空”布局
助力职工群众致富增收
  在十连畜牧养殖小区里,养殖户于东芳正在给已经满月的小羊羔做体检。养殖小区建成后,将养殖区、饲草储备区、管理区等区域明确划分,圈舍干净整洁,不同阶段的羊群均有独立圈舍。相比传统的家庭养殖,养殖小区的建设成为优化养殖环境、提升养殖能力的重要举措。
  “以前在自己家的圈舍里养殖,空间小、环境差,不方便打扫和管理。现在养殖小区里的圈舍多,大羊、小羊、刚出生的羊羔分开饲养,方便了许多。”于东芳一边打扫圈舍一边说。
  在十二连职工张瑞的果园里,一只只羽毛丰腴的良凤花鸡正在梨树下觅食,林下养殖成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径。生物与植物的互惠互利,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生机。
  “进行林下养殖,鸡给梨树除虫除草,降低了梨树管理成本,梨园也为鸡的成长提供了生长环境,我的收入也增加了。”张瑞一边给鸡喂水一边说。
  团镇利用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统筹区域资源,优化布局,以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设施农业建设水平,以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将连队特色“小产业”推动升级为团镇设施“大产业”。
聚焦“装备”升级
推进科学技术稳步发展
  近年来,团镇坚持“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设施大棚,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物质基础。
  在十四连温室大棚中,自动喷淋系统正在对棚内的瓜果蔬菜进行喷施,棚外的中控系统则实时对棚内温度、湿度进行监控。职工张小春种植的羊肚菌也在恒温、恒湿的设施大棚中“抽丝生长”。菌类设施大棚的建设,成为团镇设施农业建设中的高标准建设的缩影。
  “羊肚菌的种植需要特定的环境,对人工技术也要求很高,我们一边种植一边摸索种植经验。”张小春对笔者说。
  在各连队的田地里,智能化棉花播种机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下自动进行播种、地膜铺设和滴灌带安装等工作,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助力春耕春播跑出“加速度”。
  团镇按照“灌排化、机械化、田园化、生态化、数字化”标准,紧盯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改造升级农业生产设施,扶持建设标准钢架温室大棚,加快滴灌和微喷灌、自动化水肥一体化和自动控制等配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标准、高起点谋划设施农业建设,赋能设施农业“内涵式”发展。
  春回大地,林下养殖、设施大棚建设、专业化畜牧养殖、花苗园艺栽培等各项特色产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设施农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多方同频共振。团镇通过出台加强和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文件,充分调动乡土人才资源,利用专题讲座、专业培训、实地考察、技术引进、政策扶持等方式,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硬核”力量。截至目前,团镇有温室大棚519座。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照亮了农业转型升级致富路;一茬茬新鲜的果蔬,奏响了丰收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