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石榴花开 团结果来

——记兵团三师伽师总场嘉和镇六连职工周春兰

发布时间:2021-01-11 12:20: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付婉婷 孙昆梓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我的维吾尔语名字是阿依古,意思是像月亮一样纯洁善良的女人,这是我刚来新疆时,我的维吾尔族邻居为我取的。现在大家都叫我阿依古。”周春兰笑着说。
  1992年,19岁的周春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男朋友杨杰从四川来到伽师县。1995年,两人听说兵团政策优越,便举家迁至兵团三师伽师总场嘉和镇六连,这一来就再没有离开。20多年过去,周春兰和杨杰已在这里落了地,生了根。
融入群众,开启语言学习之路
  刚来新疆时,杨杰和周春兰生活在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不方便。“刚开始也是没有办法,我们俩一点也听不懂他们说了什么。当时就想着既来之则安之,便天天跟着邻居学起维吾尔语。那时候还年轻,学东西也快。”周春兰回忆着当年的事说。
  每天主动和邻居沟通,像牙牙学语的孩子一样,从最简单的词语学起,学完词语学句子,两个人在家也坚持用维吾尔语对话。就这样,文化水平不高的周春兰和杨杰用了三年时间硬是把维吾尔语说得像母语一样顺溜。在学习维吾尔语的过程中,周春兰和“阿达西”结下深深的缘分。“她们教我做拉面,我学会以后,就经常叫她们来我家吃饭,她们都说我做的拉面好吃,现在做拉面成了我的拿手菜。”周春兰笑着说。
主动请缨,踏上“翻译官”之路
  周春兰来到场镇后,得知各族职工群众之间沟通困难,连队工作开展不顺畅,便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帮助连队开展工作。就这样,周春兰开始了她的“翻译官”之路。
  刚开始,周春兰和连队工作人员一起走访时,和职工群众介绍自己叫周春兰,大家总记不住她的名字。于是,她就和大家说,“你们叫我阿依古吧!”久而久之,大家都不知道周春兰是谁,但是一听到阿依古这个名字,都会说:“哦,那位短头发的四川女人。”
  因为翻译工作做得出色,为人又热情、随和,渐渐地,周春兰成为各族职工群众沟通的纽带。后来,连队党支部就让她承担起惠民政策的宣讲工作。当时,很多职工群众对惠民政策不了解,周春兰就和团队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讲政策,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周春兰耐心地和大家谈心、讲政策,把政策真正讲到职工群众的心坎里。
用心用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在场镇居住20多年,周春兰结交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尤努司·卡热一家是其中关系最要好的。周春兰时常来到尤努司·卡热家,询问其困难诉求,有时还会带上礼物。尤努司·卡热一家有6口人,妻子沙艾提古·阿洪身体不好,常年生病,尤努司·卡热既要照顾妻子,又要顾着孩子,常常顾此失彼。听闻此事,周春兰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沙艾提古·阿洪的责任。
  有一次,沙艾提古·阿洪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那时正是农忙时节,地里的活一天都不能耽误,这可急坏了尤努司·卡热。此时的他想起打电话向周春兰求助。周春兰二话没说便赶到医院,和尤努司·卡热说:“你快去忙吧,这里有我呢!”周春兰就一直在医院守着沙艾提古·阿洪。
  尤努司·卡热家孩子多,为了让身体不好的沙艾提古·阿洪好好休息,周春兰就经常让孩子们去她家里玩,给孩子们做饭。渐渐地,周春兰就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妈妈”。
  古尔邦节时,周春兰会去少数民族朋友家问好,吃“百家饭”。过春节的时候,周春兰也会邀请她的朋友来家做客,一起过节。“她和我一起聊天、包饺子、做拉面,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周春兰的“好姐妹”哈尼克孜·阿布来麦提说。

图为 周春兰和她的“好姐妹”哈尼克孜·阿布来麦提(资料图片)
  4年前,周春兰的婆婆不小心摔倒,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周春兰分身乏术,为照顾家里的老人,辞去了连队工作,但是周春兰依然活跃在连队“一线”,空闲时间帮助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群众“补课”,连队“两委”成员工作时语言不通,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周春兰。“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妇女,帮大家翻译也是尽我所能。只要我还能说得清楚,就一定会继续干下去,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周春兰说。
  新疆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靠的是党和祖国的关怀,靠的是各族群众的守望相助。周春兰用语言这把“钥匙”,打开自己和少数民族群众沟通的大门。和少数民族群众从邻居变密友,诠释“远亲不如近邻”的内涵。民族团结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浇灌和呵护,民族团结之花就能开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