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时间:2020-10-15 11:31: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唐志文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兄弟姐妹走西口,转瞬已有那么久;岁月已把容颜偷,赤子之心还依旧。故乡星月挂枝头,各种滋味挥不休;无怨无悔有来由;待到返乡再聚首……”
  深夜,忙完工作的杨宝终于躺在了床上,用他的话说,每天能够没有遗憾,全力完成当日工作就是最完美的一天。
  工作再忙,每日临睡前在床上看一眼抖音,是杨宝最简单的娱乐方式。他划开抖音,第一条看到的是一位好友模仿《你莫走》曲调的唱词。短短数句,瞬间打开了这个热血男儿深刻却也似乎恍惚的记忆,竟使他在刹那间睡意荡然无存。
  他想起前些天母亲过生日。因为当天忙工作,杨宝没和母亲视频,只是让姐姐、姐夫拍了几张照片发过来。妈妈60多岁了,在他心里似乎没觉得妈妈上岁数,就像没觉得自己已近不惑之年一般。或许,也正是这样,他才可以忘掉年龄,每日工作激情饱满。
  杨宝忍不住再次打开手机相册,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突然扪心自问:妈妈什么时候这么老了,是啊,确实是62岁的老人家了……
  杨宝是豫西人,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和姐姐都最疼他。他来新疆工作的这十余年,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
  走比故乡更向西的西口。十二年前的选择,在回忆的画面里渐渐清晰。
  杨宝也算是新时期走西口人群的一分子。和电视剧里特定时期走西口的前辈不同之处在于,他家庭条件不错,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国企员工。即便是十几年前大学毕业后,杨宝留在家乡发展,靠十年求学所得的知识和自身的踏实秉性,生活稳定还是可以的。
  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在杨宝看来,更多是为了能够感受不一样的大漠风光,接触特有的西域民俗风情,当然,对于有热血情怀的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到一个广阔未知的空间赢得最大意义的人生。
  图木舒克的风。2008年10月,怀着少时梦想,杨宝毅然选择了投身边关,征战于最艰苦的祖国大西北,纵情于大漠,磨炼于沙海,为青春添增不一样的份量。梦想,真的像书本里写的一样在生根发芽。
  “当我踏上开往图木舒克市列车的那一刻,我的眼中始终离不开窗外不断变换的色彩,感叹着祖国疆域的辽阔,也憧憬着警营生活。”杨宝回忆说。
  列车抵达巴楚火车站,背着理想背囊的杨宝初次踏上图木舒克的土地,迎接他的是肆虐而来夹着黄沙的大风,大风似乎在以它独有的方式迎接着到达的人,也像在告诉杨宝他们:这里是被鹰守护的地方——图木休克。从这刻开始,杨宝便常与这里的风为伴。
  河东镇的风。这里每年刮风的天数有一百多天,天幕有时吐着无限的黄沙漫天纷飞。
  这里的警察被称作“大漠雄鹰”,而杨宝从2009年起也成为了一只“大漠雄鹰”。
  在到陌生的三师公安机关报到的那一天,途径四十八团河东镇,突然刮起一场大风,使人睁不开眼,黄沙沾衣的杨宝眯着眼睛,只能看到昏黄的沙尘暴,沙子打在脸上、身上,根本辨不清方向。从此,杨宝懂得了“大漠雄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更多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服输的心态。与“大漠雄鹰”同伴们坚守作战,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滚滚沙尘伴我出征的豪迈。
  艰苦的环境磨不掉“大漠雄鹰”的信念和对生活的向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东镇的大风也带来了烈烈刺痛,杨宝坚持数月和其他“大漠雄鹰”同伴坚守岗位,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和白衣天使一起守护着这一片黄沙净土,守护着千家万户。
  图木舒克的花。它是杨宝从内地来疆看到的最特别的花。那是2009年盛夏,他到图木舒克看望一起入警的战友,图木舒克那时候不像一座城市,因为走在哪里都很难见到人影,但是那里到处是新栽的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虽然比较矮小但是很茁壮,柳树摆弄着细细的干、柔嫩的枝条,花朵也是铺满花圃,有名的无名的挨挨挤挤,“游客”穿梭在林带花丛之中,执勤的战友笑脸相迎。
  战友对他说:“这座新城不管是面对多么艰苦的环境,始终像我们守护的花草树木一样总会成长起来。”这些话让杨宝看到和感受到了荒漠中的花草树木也能长得如此生机盎然,黄沙里也能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
  回忆的流水开闸倾泄,至此,杨宝在不眠之夜,再次感受到图木舒克的花草树木及图市城区执勤的战友一起律动的脉搏。
  托云牧场的雪。在杨宝的生活里,每每闲暇都渴望烧一壶天山的雪水,泡一点南方的绿茶,南北自然物产的完美融合,即便只是在梦里,于他这个远来的追梦赤子而言,都是对故乡和亲人的遥远凝望和思恋。
  出生于河南的杨宝,从不曾对雪有如此的迷恋。然而,在被公安局派往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托云牧场执勤后,杨宝发现在这常年不降雨的荒漠之地,雪山圣洁的生命之源,养活一代又一代的“护边卫士”。还有那被称为“三泉”的三条河,一直默默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肥美的牛羊,杨宝和其他“护边卫士”离不开帕米尔高原雪山的恩赐,是她支撑着杨宝这些“戍边卫士”的心灵,成为杨宝这群戍边人内心最依赖的靠山。
  杨宝在温柔的雪里,忘记了往返奔波的劳累,忽略了巡逻戍边的辛苦,对托云牧场的雪产生深深的依恋,更对那和雪一样洁白的天、红瓦白墙的连队和宛如童话城堡的牧场滋生了恋人般的情怀。
  西海湾的月。把西海湾的月亮描述得如梦幻一般,对于新来的干警和外地游客来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解。可是,对于在图木舒克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杨宝来说,在细细品味“梦幻”这个普通而又别致的词语之后,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曾几何时,无雨的西海湾,一轮皓月挂上天空。都说“月是故乡明”,一个人离开久了总会有思念。
  盼月圆、愁月圆,我在月的这一边,亲人在月的那一边。故而在图木舒克想家的时候,杨宝就到西海湾看月亮,一直看到月亮沉入水里。
  此时月明星稀,微夜凉如水,皎洁的月光时不时地透过云层射进杨宝的心房,似乎能照亮他的“心事”。
  看着月亮的时候,杨宝总是想起两地分居的妻子。思绪不由得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那绿水青山之间,回到那一家团聚的画面。
  杨宝想到自己陪着月亮守寂寞,月亮陪着自己数寂寞。他守着、它数着,半梦半醒又一夜,醒来依旧是他乡。
  青春的豪情壮志仍在耳边回响,梦里白发亲娘仍在远方把儿子遥望。梦想的远航,不如此时直挂云帆,让时间丈量男儿的担当,这便是不负青春,不负母亲了!
  将信念植入心灵,用奋斗坚守第二故乡——图木舒克市。这里的风、花、雪、月,绽放着杨宝不悔的男儿本色。
  在滋生心灵深处真实追求的温床,在这重拾青春过往的夜里,杨宝再次碰触到一个热血男儿的深情。
  此心安处是吾乡,谁说男儿不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