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领导之窗>团场(镇)>四十二团龙口镇>团场信息

94岁老军垦贾书钦的故事:一生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

发布时间:2024-08-17来源:胡杨网

  “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经常给我唱那首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8月6日,笔者来到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军垦贾书钦家中,贾书钦的女儿贾新红自豪地说。 

  贾书钦今年94岁高龄,贯穿他一生的,是战火硝烟中的英勇无畏,是和平建设时期的默默奉献,是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 

   

  1930年1月,贾书钦出生在河南省许昌市一个农民家庭。在他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无力抚养他长大,他就和奶奶相依为命,四处讨饭。后来,他被舅舅收留,给地主当长工。割草、喂家禽、拾粪这些脏活累活,成为7岁的贾书钦每天要做的活。晚上没有住的地方,就睡在马圈里,与牲畜一起入眠。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7年。 

  1944年2月,14岁的贾书钦偶然间发现,刚刚解放的县城里招民兵。得知当民兵有饭吃,还能不受欺负,他便毅然报名。 

  贾书钦回忆道:“当时,我看到县里招募民兵的消息,很激动,就像看到了希望。那个年代,吃不饱也穿不暖。民兵这个身份,对我来说,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能保护像奶奶、舅舅这样的穷人。”在当民兵时,他学会了通讯架线和救护技能。 

  1950年,20岁的贾书钦怀揣着一腔热血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身高不足160厘米的他,常常被战友调侃“你这个头还没枪高呢,就参军了!” 

  随着一声令下,贾书钦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士兵。“我被编入了志愿军第60军。”贾书钦自豪地说。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1956年2月,贾书钦从部队退伍回到了河南省许昌市。同年3月,王恩茂将军来到贾书钦的家乡招老兵,贾书钦报了名,之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现一师),投身到了祖国边疆的建设事业中。贾书钦说:“当时有些人有顾虑,觉得新疆条件艰苦,不容易找对象。但是我愿意来,我习惯了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也愿意在边疆多作贡献。” 

  在塔里木垦区的戈壁荒滩,贾书钦与战友们一起在烈日下开荒,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手中的坎土曼一次次锄开板结的土地,脚下的盐碱地一寸寸地松软起来。 

  那些年,贾书钦与战友们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心中的信念却如同荒漠中的胡杨,根深叶茂、坚韧不拔。 

  每当夜幕降临,星辰点缀着无垠的戈壁,贾书钦和战友们就围坐在地窝子前,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梦想。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与当年上甘岭战役时相比还是优越多了,在塔里木垦区的日日夜夜里,贾书钦和战友们开垦出一片片农田、开辟出一条条水渠。 

  1960年10月,贾书钦被组织调到农一师(现一师)九团水管所食堂工作。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日常工作的体力与精力,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让大家吃好饭,贾书钦从粮食采购、储存到烹饪、分发,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不饿着一个人。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食堂的柴火告急,为了让大家能按时吃上饭,贾书钦与同事决定去塔里木河畔捡拾柴火。 

  在冰冻的岸边,贾书钦不慎落入了冰窟窿中。当时,贾书钦用双手撑着,叫同事别过来,担心他们也掉进冰窟窿里。“我自己牺牲了没事,但连累大家有生命危险,我胸腔里那一颗‘军人之心’是不允许的。”贾书钦说。但同事们却不顾危险,合力将他从冰窟窿里拉了出来。 

  “我很感激他们,多亏同志们及时伸出援手,这情分终生难忘。”贾书钦眼含泪水,激动地说道。 

  在贾书钦的努力下,九团水管所的食堂逐渐成了大家心中的温暖港湾。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只要回到食堂,吃上一口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大家的疲惫就会瞬间消散大半。贾书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1962年2月,贾书钦主动要求调到水管所一线工地,负责修渠引水、勘测放线工作。“我是党员,哪里艰苦就去哪里。”贾书钦说。在修渠引水的工地上,贾书钦总是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克服重重困难,用双手一点点构建起一条条生命之渠。这一干就是20多年。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贾书钦都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水利人的责任和担当。 

  1990年,贾书钦从九团水管所光荣退休。然而,退休对他而言,并不意味着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那份对党和国家的深情,依然在他心中炽热如火。 

  贾书钦常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现在虽然老了,但我的心永远年轻,永远向着党。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4个孩子、3个外孙女和1个孙子都在一师阿拉尔市扎根,安了家,为建设美丽的兵团继续贡献力量。”